第86章 各自的决断(1/2)

当两翼的元军完全展开之后,那个走在宋军最前列的年轻将领大喊了几句,然后宋军骑兵纷纷催马,开始向阿刺万户这边前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看到这一幕,阿刺万户在料峭春寒中,出了一身大汗。

显然,对方这是要直扑他的中军……

元军总共两万,但先是折损了三千先锋铁骑,而后又派出了一万善于骑的元军,分两翼包抄宋军。

如今阿刺万户身边,仅有七千元军。

这七千元军中,有最彪悍善战的亲卫队,但也有很多隶属于中军的杂兵:例如负责军械的匠器兵、负责管理马匹的辅军,还有负责运输辎重的、近乎民夫的辅军。

阿刺身边真正能经受的住血战的,也就四千多罢了。

以四千对战全线压上的近两万宋军锐,阿刺忽然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比泰山还大。

阿刺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

退避三舍,消其锐气,然后两翼合围、全线剿杀,这也不失为明智的战术。

但阿刺万户刚刚下令杀死了一千多名溃兵,转眼自己就狼狈逃窜,那今后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手下的原勇士。

更何况,阿刺万户可以逃,但是他身后正在卸载的料豆料,正在摆放成堆的成捆箭矢,以及各种用来攻城的木料和器械——这些东西可不会长着脚跟随他逃跑。

气急败坏的阿刺大声命令手下备战。

同时阿刺万户在心里怒骂一声:这个宋的将领真是太狡诈了!

……

天可见怜,吕仕道心中真是没有半点谋诡计。

当年吕奉先最喜欢率军冲锋,陷阵杀将。

吕奉先常用的、也是唯一的战术是:带着一帮骄兵悍将冲上去,咔嚓咔嚓奋力厮杀一番,如果能够掉对方的将领或者打敌方阵型,就乘胜追击。

如果打不过或者敌方有埋伏,就转身逃跑。

多年来,吕奉先凭着这种简单到不能称之为战术的打法,打败了不少强敌。

号角长鸣,战鼓隆隆,吕仕道一马当先,身后紧跟着战力最强的数百名武胜营豪杰,准备直取蒙古的中军要害。

在他们身后,数千宋军游弩手骑着马缓缓跟上,他们大多持弩机缓步而行,随时准备杀靠近大军的蒙古

最让蒙古窒息的是剩下的一万多宋军步卒。

一万多宋军分成几个可以互相照应的大方阵,行动之间阵型不,显然平时已经多次训练过战阵之法。

随着宋军的出击,战鼓声越发急促而雄壮。

吕仕道走在队列的最前面,他已经可以远远看到,那些进退两难的蒙古正陷了慌,不时有传令兵火急火燎的朝着两翼的元军跑去。

吕仕道吸一气,他高高举起方天画戟,斜斜指向前方。

随着这出击的号令,数千宋军骑兵开始加速。

战马需要热身,但这个过程并不太久。

宋军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急促,渐渐的,汇成了一片滚滚的闷雷。

不少元军的辅军脸色发白,他们跟着百战百胜的元军四处征讨,见惯了各族的敌军在蒙古铁骑之下胆怯崩溃,但却是第一次看到敌方的骑兵宛如铁墙一般压过来。

蒙古的督战队已经开始拔刀斩杀逃兵了,但依然有辅军吓得一坐倒在地上。

宋军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前排的数百名宋军同时扳动弩机。

五百多支弩矢空而至,下一个瞬间便飞到了元军面前。

那些跪地求饶的、两蹆瘫软的蒙古辅军安然无恙,倒是那些骑在马上的元军督战队和中军亲卫,一个个惨叫着落下马来。

失去了监管的蒙古辅军见机会难得,发一声喊转身就跑。

这一幕看在吕仕道眼里,他嘴角不禁勾起一丝冷笑。

以吕奉先的战场经验看来,元军已经了。

而吕仕道的目光,早已锁定在蒙古中军的一片区域。

在那个地方,聚集了八百多名穿着重甲的元军骑士。

在那个地方,还竖着一支代表元军统帅所在的“苏力德”。

苏力德是蒙古高级大将特有的帅旗,旗帜的上方是华贵的金色三叉戟或者尖矛,下面是一条条漂浮的流苏或哈达,平时蒙古根据流苏与哈达的颜色、数量,来分辨这位大军统帅的官职。

吕仕道已经从身边的老兵中得知,蒙古大旗下,应该是一位地位显赫的万夫长。

军杀将这种事,对于吕仕道来说是非常熟练的一件事,他也不拿弓箭,挥舞着方天画戟直挺挺就朝着蒙古的羊毛大旗杀了过去。

数百名武胜营的豪杰,如今大多数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已经知道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