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为了大宋(1/2)

吕奉先侧看了看群,对面那群文臣多是御史之类的清流,吕奉先却也分辨不出目光的来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即便如此,那些朝堂上自命清高的御史,估计已经直接把吕奉先归为了佞之臣、幸进之臣的类别。

只是,吕奉先并非那种注重仁义道德或者名声清誉之类的君子。

对吕奉先来说,只要实实在在能够拿到军权,能够从吕仕道那里拿到辎重给养和援军,那么大家亲密合作一下也没有什么。

至于那些清流、那些忠臣,若真的让他们面对大元铁骑,只怕一个个早早就投降了。

众臣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了一会儿,梁公公拖着长长的鸭公嗓子喊道:“陛下早朝……”

崇政殿上的文武百官纷纷舞拜于地,吕奉先偷眼看了看走进大殿的赵禥,只见皇帝脸上满面红光,但眼眶凹陷,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非常显眼。

吕奉先低下,心中暗暗冷笑:皇帝的身体,撑不住多久了。

赵禥的神看起来颇为健旺,他微笑着让众臣平身,然后让梁公公当众宣读了前方传来的捷报。

在场的文武官员虽然颇为惊喜,但眼神中大多有着难以置信的成分。

等赵禥宣布了加封吕奉先为荆湖节度使的旨意后,更有不少文臣出列,向皇帝建议三思而行。

赵禥皱着眉,神大为不悦:“诸位卿,当鈤蒙古大军压境,你们一个个束手无策。如今有前方忠勇将士杀敌逾万,你们又担心是谎报军,到底这是何意?”

一名御史上前叩拜:“陛下,臣等不担心军有假,只是这节度使之职,实在不可滥赏。”

赵禥冷笑:“若各位卿谁能杀敌数万,若谁能收复失地,若有谁能够驱除鞑虏,若有谁能解我大宋百年之患,朕莫说是封他为节度使,就是让他裂土为王,又有什么好吝啬的?”

那御史还要说话,赵禥已经拍案而起:“行军打仗,不是尔等在朝堂上空谈清议——战场上千变万化,朕授吕卿节度使之职,才能方便作战时的临时决断,尔等一再阻扰朕的旨意,莫非是与蒙古鞑子暗通款曲,想要陷我大宋于不胜?”

这话说出来,群臣纷纷表白自己的忠心。

申辩之余,大臣们惊讶的看看皇帝,觉得这个傻子皇帝比平时要机敏的多。

可紧跟着,皇帝就狂态毕露了——赵禥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下宝座,他拉着吕奉先的手大声说道:“卿,尽管放手厮杀,朕绝不让你做那含恨百年的岳鹏举。”

说着,赵禥大喊一声:“拿剑来!”

梁公公面无表的捧着一柄早已准备好的宝剑走过来,赵禥将宝剑递给吕奉先:“卿,朕赐你天子剑一柄,五品及以下文武官员,若有临阵脱逃、贻误军、通敌泄密等罪,可以此剑斩之。”

吕奉先在群臣羡慕的眼光中接剑、谢恩。

事已至此,在场的大臣见木已成舟,也纷纷停止了议论,向吕奉先道贺。

群臣也不是傻瓜——大宋积弱百年,难得出了一个敢打敢杀的将军,且不说此忠心如何,但凡只要能打退蒙古,保住大宋这花花江山,对群臣已经是最大的好处了。

反之,若大家一再抱怨,惹得这位新上任的荆湖节度使发怒投降了蒙古,那对摇摇欲坠的大宋江山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位荆湖节度使真的成为了藩镇,但只要能打退蒙古,只要能保住大宋平安,封他个节度使又如何?

想到这里,众看着赵禥的眼光中不禁多了几分佩服。

但是很可惜,这皇帝依然是痴痴傻傻的作风,他向吕奉先大声鼓励了几句之后,当众打了个哈欠说道:“朕有些疲乏了,众卿好好商议商议如何整顿军务,朕先回去歇息了。”

说着,皇帝也不回的转身离去,让众跪送圣驾的时间都没有。

在场的群臣目瞪呆——皇帝就这么封了一个节度使,完事了之后,该给这名节度使多少钱粮兵马,该给这位节度使配置多少属官,是否要给节度使在临安置办府邸,是否要给节度使准备卫队、车船、俸禄?

这些事皇帝统统没表态,就打了个哈欠回后宫去了。

群臣大眼瞪小眼,一时间不知所措。

始终保持沉默的贾似道咳嗽一声,他站出来微笑着说道:“诸位大,陛下的旨意已经非常明白了——如今鞑子已攻襄阳,我大宋可说是危在旦夕,如今非常时行非常事,希望诸位大放下以往的拖沓和成见,全力支援前线将士、抗击鞑虏!”

众大臣心中一凛,知道这位大宋第一权相并非危言耸听。

襄阳还没沦陷时,大家还有心慢慢争夺名利权位,如今鞑子大军即将长驱南下,但凡有些脑的大臣,都知道不能再给军务上的事使绊子了。

贾似道看着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