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读奇书(3)(1/2)
在春节到来之际,常山置的官差是有的忙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但有朝廷送往元氏县的诏书,太守府送去京师的文书亦有好几封。
这其中有赵普婉拒朝廷征召他
尚书台的奏折,以及他写给卢植关于不去赴职的缘由的书信。
在后汉有名声的士
并不用担心无官可做,相反有太多士
或致力于学术不肯应征,或不满朝政黑暗拒绝
仕。
比如卢植的师兄弟,汉末大儒郑玄,此
可谓誉满天下,朝廷屡次征召他都拒绝
仕,甚至都不踏足京师。
只不过大多数
不是郑玄这样的大儒,堂而皇之的拒绝,必须得有理由。
能让
信服的理由通常是守孝。
汉以孝道治天下,通常父母亡故,子
要守孝三年,男子不出仕,
子不出嫁。
但显然,赵普父母,准备的说是赵云的祖父母早已不在,他以守孝推辞,显然不行。
赵普无奈之下只得推脱自己历经战
,身体病发,需在家将养两年。
不过他写给卢植的信,相对要推心置腹的多,详细的说明,他在常山郡是为教习赵云以及等待合适的时机。
至于崔超的书信,他先是写给崔钧,让其好生劝劝自己的父亲,官职事小,名声事大。
最后,他还是放心不下,亲自修书给崔烈动之以
晓之以理,希望能劝住他这个胞弟。
在春节到来前,因为赵云勤奋有加,赵普奖励过赵云几次,赵云已经看到了《笑傲江湖》的第三十一章。
赵普记得这个时候东方不败要登场了。
但因为到了春节,崔超那里有很多公务要忙,他请赵普前去帮忙,赵普也就没有时间抄录笑傲江湖了。
赵云倒是表现的很意外,主动在家研习赵普推给他的历代兵书。
古时的过年和如今是有诸多不同之处的,正月初一在汉时有多个称呼,如“三朝”、“岁旦”、“正旦”、“正
”等。
春节是在民国之后才有的称呼。
那时初一最重要的事,是祭祖,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要到祖坟祭祀祖先。
这对赵普而言有些难受,因为他尚不知真定赵氏的祖坟在何处。
除了祭祖之外,如今的诸多习俗在汉时就有传承,比如压岁钱。
赵氏除了赵云尚未及冠,算是未成年
,身为赵氏大家长,赵普除了给赵云备了百枚五铢钱,还多抄录了两章《笑傲江湖》。
春节的早上,赵普向崔超辞行,他要带赵云以及赵信夫
去真定县祭祖。
崔超派遣一伍军士随行,供他们驱使。
一行
七骑带着一辆马车出发。岂料行至半路,天降大雪,众
不得不减缓速度,以至于到达真定时已是后半夜。
赵云带几名军士打扫了一下赵家的祖屋,晚上将就着歇息。
赵家这房屋本就不大,赵信夫
占了一间,腾出了旧厨房给众军士,赵普和赵云挤在了狭小的房间。
赵普为路途不顺以及明
祭祖的事烦心,赵云却在油灯之下仔细的看赵普为他抄录的《笑傲江湖》第三十一章以及三十二章。
赵云专注的程度让赵普很是宽慰,细想这位未来天下名将近
的变化,他愈发觉得自己此举实在高明。
翌
一早,大雪稍停,赵普等便赶往城郊祭祖。
赵普路上感慨数十年未归乡,真定变化之大超出他的想象。他嘴上如此说实则是掩饰他不知真定赵氏祖坟的位置。
赵氏祖坟距真定县城十五里,众
驱马踏雪赶到时,已是午时,不巧的是大雪又降。
众
清扫墓碑,摆放祭品,庄重祭拜赵氏祖先后,又匆匆往真定县城赶。
俗语云瑞雪兆丰年,风雨送春归,冬季往往会预示着来年的好收成。
可这谚语在此刻的后汉王朝却并不适用,首先此刻中原和河北主要农作物还不全是冬小麦。
再者经历黄巾之
,百姓未必有余粮在
冬前把小麦给种上。
整个河北四州以及司隶校尉部的部分适合产粮的郡县,是东汉主要的产量区。
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州郡都有卢植这样的州牧竭尽所能的为百姓谋福祉。
他们或因能力有限,或者并无此心,导致大部分地区缺粮严重,流民
窜,更别说
冬前耕种了。
而且即便是冀州,在卢植被罢免冀州牧之后,他竭尽全力从豪强大户们那里征收来的粮食也不是全然用于安抚流民和赈济百姓了。
比如,博陵郡。
刘广因为要安抚母亲和妹妹,对于梁杰的弟弟梁尚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太守府功曹。
卢植分拨到博陵的十万石粮食,就被梁尚勾结郡丞周林给贪墨得一
二净。
此次再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