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犁杖问世(2/2)
其中一名百姓忍不住看向杜良:“大,这是您发明出来的?”
“当然。”
杜良挺直腰板,炫耀似的说道。
几名百姓对视了一眼,突然不约而同的跪在地上向杜良磕。
“大啊,您就是我们的父母官啊,老夫活了六十多岁,从未见过像您这么为民着想的官员。”
其他百姓也跟着附和,杜良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早已心,每次都能给百姓们极大的惊喜。
反倒是杜良有些不好意思,赶忙将他们搀起,说了几句谦虚的话。
另一边,老县令挺了挺胸,得意的看向瘸子:“怎么样,我生的。”
“哼。”瘸子把扭向一边,大
抽着烟袋。
“来,你们也试试,提提意见,好叫他们及时修正,争取每十户一把,不耽误大家春耕。”
杜良走出田地,将犁杖给百姓们,以目前的子午县能力来看,还做不到每户一把,但十户
家用一把也够了。
老县令又得意的瞥了瘸子一眼,殷勤的帮杜良披好衣服,小声在他耳边说道:“良儿,你这犁杖虽好,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耕牛啊。”
杜良披好衣服,蹲坐在地上擦了擦脚,随即笑道:“无妨,我已经派狗子去外面打听了,看他回来怎么说吧,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用盐换几牛来。”
“也只能这样了。”老县令点了点,随即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朱大嘴的酒楼开张,我们也过去捧捧场。”
杜良猛地一拍脑袋:“差点忘了这茬,那酒楼我还有三成份呢。”
随着朱大嘴的厨艺渐渐提高,在杜良的怂恿下,子午县的第一家酒楼正式开张营业。
其实刚开始,是没有支持办酒楼的,子午县的百姓穷的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哪会有钱去酒楼?
但架不住杜良执意,他看的比较长远,随着子午县的路修通,将来的盐一定会卖到外面,再加上小龙虾的批量养殖,几乎可以预测到,用不了多久,子午县必定会富饶起来。
随着外来越来越多,酒楼的生意想不红火都难。
众离开田间,一同向县城走去,杜良落在
后,抬手看了看指尖出现的第四枚符文,嘴角挂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