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灾人祸不断(1/2)
杜良虽然不知道这次的瘟疫是什么,但戴上罩和防护服,总是能减少一定传播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至于罩的制作方法嘛,说实话,杜良还真不是太清楚。
不过很多事都是要变通的,起码杜良是知道原理的。
而杜良所发明的罩也十分简单。
那就是在南明国筛选合适的纱布,然后用御医们制作的药汁进行浸泡,起到消毒阻隔的作用。
好在随着民生的不断好转,南明国的桑叶也发展的十分不错,起码这种纱布就很合适。
当罩批量制作出来后,
给救灾治病的兵卒和郎中后。
使得南明国出现十分怪异的一幕。
一群身穿古代服侍和甲胄的嘴上带着
罩,总有一种格格不
的感觉。
洪水后的瘟疫比杜良想象的还要可怕,足足持续了三个月才结束。
也幸亏了杜良封城的举动,以及罩的应用,将这场疫
的危害
降到了最低点。
但即便如此,依旧死了数万,更造就了无数
无家可归,整个大梁郡一片狼藉。
也正是这次瘟疫的发,让杜良意识到了南明国的脆弱,尤其是医疗方面,实在是太原始了。
为了杜绝再发生类似的事,杜良亲自向延丰帝请旨,建设新的医疗体系。
杜良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着急天下医者,以皇宫御医为最高机构,在全国各地建设医馆。
与寻常的医馆不同,此医馆全部由皇家管理,同时命令御医们花大力气创新医道。
杜良虽然对医道一窍不通,但却提出了很多新鲜的建议和方向。
比如用针线缝合伤;比如在医馆内设立住院部等等。
杜良将自己能理解的上一世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绞尽脑汁的整理了一些,给御医们参考。
而他,又开始了另一间事。
正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在洪水和瘟疫过去不到半个月,明州曲阳郡内的荆山突然起火。
明州多山地,占据南明国最大的山林面积,荆山便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山脉之一。
此时正值秋,正是天
地燥之时,找明州各地经常发生大小火灾。
起初的时候,荆山之上也仅仅是一场寻常的小火灾,谁都没放在心上,而当地的郡守更是没有亲自督促,反而带着大小官员去了相邻的其他郡县游玩。
然而,正是这一场谁都不曾在意的小火,却越烧越旺,知道半个月后,已经蔓延到了方圆百里。
即便是在几十里外的曲阳郡县城都能看到荆山上的滔天火光。
一个月后,大火肆虐,就连远在的雍州的延丰帝都被惊动了。
当询问曲阳郡的郡守何在时,竟然还带着大小官员在其他郡县游玩。
延丰帝顿时大怒,一天之内连下了三道命令。更派出文武重臣杜良和卓少卿赶往曲阳郡救火。
至于延丰帝的那三道命令,第一道是责令曲阳郡郡守即刻返回曲阳郡亲自指挥灭火之事。
然而在命令下发后的一个时辰,皇帝又下了第二道命令,罢免曲阳郡郡守官职,由杜良全权处置。
又过了一个时辰后,延丰帝越想越气,直接下了第三道命令。
将曲阳郡郡守就地斩首,其余大小官员打大牢,秋后受审,以此来平息曲阳郡百姓们的怒火。
在赶去明州的路上,朱少卿端坐在马背上,好奇的向杜良问道。
“你说,今年这是怎么了,南边发洪水,北面起大火,这他娘的怎么这么寸?”
杜良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天灾
祸啊,有时候就是这么巧。”
又与卓少卿简单谈了几句后,杜良开始在马背上思索灭火之事。
在这个年代扑灭山火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若是在初期山火较弱的时候还好,现在火势蔓延,已经拉开了极远的距离,想要扑灭山火,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是。
三后,杜良和卓少卿带着一万军卒赶到曲阳郡。
如今的曲阳郡已经是雾霭弥漫,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都带着焦糊味,待上一个时辰连鼻孔里都是黑的。
好在杜良当初研发的罩已经大批次生产,此刻倒也派上了用处。
随着山火的持续蔓延,已经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开始逃亡到了县城中,街上时常可以看到野鼠、狐兔等,闹得飞狗跳。
为了再发生瘟疫之事。
杜良和卓少卿立马开始疏散群,将距离荆山最近的两座小县城临时征用,成为军卒们的营地。
说实话,面对着这样一场滔天大火,即便是杜良也是束手无策。
在他看来,这场灾难已经不是力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