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巡(五)(2/2)

致生兵祸——土木之变,痛哉至!”

诏旨尽管翻译成了蒙语,但一边读,一边又有通译给翻译成汉文。金帐中的大员如张四维、申时行等此前看过诏旨原文,此时神色不动。之前没有见过诏旨内容的汉官,听到诏旨中谈到土木堡之变,且有很多自我批评的词句,相顾变色。

而听着皇帝诏旨的蒙古诸酋,个个脸色涨红,呼吸粗重,显然个个心内都不平静。他们也万万想不到皇帝诏旨中对蒙汉之间的冲突看待的如此客观。

实际上诏旨并不客观,也先在土木堡之变前后,有恢复蒙元之意,并借机篡夺汗位。所以这一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却不是诏旨所说的矛盾积月累导致冲突。但说实在的,在座的蒙酋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历史通。诏旨避重就轻的定调,他们也听不出来。

......

随后,诏旨中回顾了“俺答封贡”之后的汉蒙关系:“幸我皇考,息兵安民。息境土之蹂躏,免生灵之荼毒......”并分析了双方互市的必然

“尔等散处沙漠原,不耕织,地无他产,锅釜针线之用,须藉汉铸造;绸缎绢布之色衣,惟恃互市。若朝廷绝贡闭市,唯有抢掠而已。”

“......计所以得之者,唯抢掠与贡市二端。达延汗后,每寇时,大辈十万,中辈万余,少者数千。然则所获几何?马却多有杀伤。朝廷兵强马壮时,如前年图们汗与昆都力哈等,种类绝矣。”

众虏听到“种类绝矣”几个字,又齐齐颤抖了一下:察哈尔部势力何其大也,乃元顺帝之后最强大黄金家族达延汗长子一系所掌,号称中央万户。苏尼特、乌珠穆沁、浩齐特、克什克腾、敖汉、奈曼等部都以图们汗为尊。虽然各部不能为图们汗拼命,但壮壮声势完全够用——控弦之士相加超过五万。

然而,此前的战争对大明来说,却乏善可陈。曼谷歹战法在万历十四型火枪面前就是个笑话。卷上蒙古包迁徙也没用,汉用四马车带着士兵给养,运动速度比部落迁徙快不说,还能利用马车形成车阵。

时代变了!与明军对战后逃得命的蒙古兵们都说,他们最大的感受是明军士气极其高涨,求战欲望极其强烈,与百余年来汉孱弱之状完全相异。

四十二年前的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率五万骑长驱而,大掠山西,“卫十,州县三十八,杀掠二十余万。”嘉靖二十九年,赫赫有名的“庚戊之变”,俺答汗围困京师,沿途明军“不敢发一矢”,“所残掠畜二百余万”。

当时的蒙古用歌词的形式记录了这段历史:“神采奕奕的阿勒坦汗帅三万户出征,/包围汉地苏布尔噶图城直抵卜隆吉尔河,/酩酊大醉之汉自行前来投诚,/使其鱼贯而走,幼乘车而行。解归时俘虏之先抵达乌兰木伦,/而其后尾尚未离开长城。”

一直到“俺答封贡”时,漠南蒙古也自认为蒙古兵一个能打汉兵五个。俺答汗为了保住“俺答封贡”政治成果,与诸部定下十三条规约,事无巨细——主要内容就是约束蒙古不得在互市时欺负汉

然而,一切都变了。此时端坐在御座之上,被他们称为“天可汗”的皇帝,仅仅用了七、八年时间,就把九边兵马都变成了杀戮的机器,他们红着眼睛,目露凶光,等待着边墙外的部落犯下致命的错误——如同图们汗与昆都力哈那样的错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