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总是瞎叨叨(1/2)

以往村里摸黑走到镇上,天不亮就等在雇工集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将自己的劳力,作为商品,等着雇佣,好赚点银子补贴家用。

杂活,比如打扫卫生,洗洗涮涮之类的,一天二十到三十文;轿夫一天五十文。能被选为轿夫的,都得是长得周正的,瞧着有一大把子力气,毕竟也算是脸面代表了。

搬运工一天三十到五十文,看看搬得是什么东西,也看被雇佣的力气,一天能搬运多少。建筑工一天五十文,裁缝工一天八十文。说来说去,还是有手艺的吃的开。

即便价格市场摆在那,也不是说到了雇佣市场,往那一站,就一定会被雇。有时候等一天,甚至是几天,也不一定能找着活。

如今叶老三出三文钱收一斤的桑葚果,一个大老爷们一天怎么也能摘个几十斤。

等着几个试探的娃子从叶宗楠家拿到了卖桑葚果的铜板,差不多全村都动员了。

两天,叶宗楠就收了一万两千斤的新鲜桑葚果,就这数量,还是因为成熟的桑葚果都被摘完了,没得摘了,才停下来的。

估计以后树上还剩下的那点桑葚果,会被村里的孩子们给盯死了。只要成熟了,就会被他们一拥而上的给摘了。

一万两千斤,前院后院都晾晒着桑葚果,家里的席子、簸箕等也都被用上了。甚至还分出了一部分放在赵浩中家晒了,如今家里都要没有可以落脚的地了。就连叶安宁和叶安然的炕上,也铺满了桑葚果。

更不要说两处地窖里,还放着不少新鲜的桑葚果,西厢房的水井里,也吊着几篮子。

昨晚上,叶宇枫带着两个小娃,已经每家每户的都通知过了,接下来不收新鲜的桑葚果了,只收晒后的桑葚果

按照以往的经验,四斤新鲜的桑葚果,可以晒出一斤的桑葚果。相应的,桑葚果的价格,自然要提高,十五文一斤。

这相当于每晒四斤的新鲜桑葚果,可以额外得到一斤新鲜桑葚果的工费,村民们自然更乐意卖桑葚果

桑葚果更易储存和运输,他们家晾晒困难,自然可以把这一环节让给村里

更何况,如今还没找到售卖桑葚果的渠道,相比较于桑葚,按理说桑葚酒会更好销售一些。

为此,今个儿,叶宇枫会再去镇上买白酒回来。地窖里、水井里留下的那些新鲜的桑葚果,会被酿成桑葚酒。

去镇上买酒,叶安宁也跟着去了。

这不是叶安宁第一次来赵家酒坊,之前她爹来买酒的时候,就有带她来过。

俗话说的好,粮为酒之,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技为酒之魂。

据说赵家酿酒的手艺,就是祖传的,再有祖上传下来的酒曲,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窖池,赵家酒挺有名的。

至少在神山镇,能喝上二两小酒的,都愿意喝赵家酒。至于赵家酒,有没有卖去县里,甚至是灵州城,叶安宁就没听说了。

酒水和一样,也分三六九等。

有达官贵喝的琼浆玉,也有升斗小民咂摸的烧刀子白酒。

不说酒的品质、酿造的方法,就说酿酒的粮食就有很多种。赵家的白酒,同样用很多种粮食酿造,高粱、大米、糯米、豌豆、苞米、小麦……

赵家用的最多的就是高粱,因为听说他们家买了好多地,种的都是红高粱。

前一次,叶宇枫来买的白酒,买的就是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的一种,二钱银子一斤的小红高粱酒,两百斤就花了四十两银子。

叶宇枫将驴车赶到路边,抱着叶安宁下了驴车。

“大红,在这等着。”

“噗呲呲!”大红鼻子,算是应下了。

大红通灵,叶宇枫早就知道了,嘱咐了大红一声,也不担心大红自己跑,或者是被牵走。大红明摆着呢,小主让在这等着,它就哪里不去。

叶安宁抱着叶安宁刚要迈店里的门槛,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声音。

“赵老二,你家这酒是越来越不行了啊,价格高了,这品质可没以往的够味了。唉,以前我家里的老爷子存下来的酒,说是你爷爷那辈酿的,那味道……”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子,一手捋着胡须,一脸的回味,时不时,还发出一声带着可惜的叹息。

“白叔,您老肯定是记错了,咱们家的酒啊,自始至终都是这个味。”赵掌柜的将白老的酒葫芦递上前,“白叔,您要的酒,诚惠,二十文。”

白老一手接过酒葫芦,将手里攥了半天的铜板,又数了一遍,才放到了柜台上。

“哼,说的好听,你二叔还在的时候,那酒可不是这个味。你们啊,心太狠喽,这酒啊,就不行喽。”

“嘿,我说,你这老咋说话呢?您老是来买酒的,还是来砸场子的?”旁边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