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学之大义(1/3)
太学考试就在厅堂之内。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共十
,五名进士科,五名诸位经义科如此。
章越拿到卷子一眼扫过去,但见出题范围很广,从九经皆有,包括论语,孝经两经。
但是帖经,墨义上都没有偏题怪题,可知这一次考试不难。
最后三道大义,其中最后一道,正是阐发《大学》一章。
章越吃了一惊,不会如此巧合吧,自己方才提了‘正心诚意’四个字,作为读书
的‘明体’之学。
而如今大义上却正好考了《大学》这一章。
要知道诸科的大义就似汉朝的章句之学,明清的八
之学。
到底什么是章句之学?比如说整本书,好似春秋经一经二十万字,都可以算是章句。
让你阐发正本春秋经,到底圣
讲得是什么意思。
再下来,比如《礼记》的《大学》一章进行阐发,说出你的见解。
再下来比如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好比大学第一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进行阐发。
前面这些都还算是比较正常,但到了明清八
文将章句之学,发挥到登峰造极。
比如考‘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曰直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其中哪有什么内涵与
意?考官说不行,就是有!
好比老师问鲁迅先生说了晚安是什么意思?晚字点明了时间,令
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安字代表了老百姓的麻木不仁。
子曰当然也难不倒考生,有
用苏轼的话
题‘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匹夫而为百世师,对应得是‘子’,一言而为天下法,对应得是‘曰’。
这答得很巧妙,但实际上并没有意义。
甚至还有考官考了一个‘o’,让你阐发经义,你说圣贤写这个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 o’是什么意思,古
虽没有标点符号,但每个段落间是用‘ o’来分隔。你让考生阐发这标点符号‘ o’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样的题目,竟也有考生机智地答道‘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反正这样的题目,与内容没啥关系了,就是脑筋急转弯,抖机灵的感觉。
不过阐发《大学》这一章,却正好难倒了章越。要是刚才在胡瑗与众考官面前没有大言不惭说了那一番话,那么这题目倒是好答,他有足够多的应试技巧来作这样的题目。
但好巧不巧的,自己刚刚说过了。
这样就犯了考场文章的大忌‘说真话’。
章越不着急着回答,先把题目看一遍放在心底。这好比高考时考作文,老师都
待你拿到卷子先将作文题目看一眼,然后边答题边想。
前面的帖经,墨义对于章越而言,简直一点不难,马上就答完了。至于最后三道大义,章越也是飞快地答完了两道。
写到这里,章越发觉自己竟是诸科明经之中答得最快的。
不过明经的题目与自己不同,他们不考大义,故而帖经墨义的内容要多一些。
现在章越用了两个多时辰答完了其他,只剩下阐发《大学》这一章。
怎么答?
他终于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搬起石
砸自己的脚了。‘
不如这题就不答,反正其他题目已是十拿九稳,但转念一想,不可如此,这样就给胡瑗他们一个伪诈的印象。
这可使不得啊。
章越盯着卷子,思绪在飞速的运转,突然他发觉以他目前的学识,要驾驭这样一篇文章,实在是力有未逮。
也就是写‘真话’自己架构不出,这样宏伟的文章来。
若写‘假话’也骗不了
。
此刻章越脸涨得通红了,双目感觉已是红通通的,这是自己脑力使用到极处的体现。但是即便如此,笔下仍是只言片语都写不出来。
章越感觉
疼欲裂。
而此刻一旁监考的太学讲师在窗外镀步,看见章越这副样子,也是有些奇怪。
进士科因诗词文赋写不出来,是常有的事,但是经生写大义怎地犯了难处?这不是随便编么?
讲师摇了摇
,回到了讲室喝了茶又回来后噶觉。
这个年轻
竟是在考场上睡着了?
章越确实是累及,写文章就是这样,知识阅历积累的不够,你就是写不出。就好比高考考场上的作文,写一篇你自己的文章不难,但要写一篇媲美鲁迅的文章,那真的……
强行拔高自己且负荷不住的结果,只能当堂晕过了(睡去)!
所幸讲官还以为章越不过是打了个盹,若是知道章越是晕了过去,那也实在是太耻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