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零九章 同窗(2/2)

到了五月,国子监解试在即。

这时京师大疫却渐渐严重。

以往汴京海的街上,居然也不再繁华。

素有仁厚之名的官家对这样的疫症自是焦急,命太医至民间诊治,同时还减免官员的住宿钱,不过这些都是杯水车薪。

其实不仅仅是汴京如此,其他各路更是惨状,各路官员奏上天灾不断,百姓鬻卖妻子,转死溝壑比比皆是。

官家令释放囚犯,并命官员竭力赈济地方,但况仍旧没有好转。

而京师大疫之下,又突逢地震。

朝野上下可谓心惶惶。

当时官员们迷信于天感应之说,一切天灾祸都归于事不修,所以官员们总结出一个道理,天子必须立即立储。

在地震与疫下,章越也是减少了出门。

大震后,汴京一直是余震不断。

而且章越听闻疫已是很严重,连点评青玉案的梅尧臣都在大疫中染病身亡,虽说官家一直有播钱播药,但对于大疫没有缓解。

章越身在养正斋中一面读书,一面告诉斋舍里,任何都在斋舍里,尽可能不出斋。

最要紧是让斋内众都喝烧开的热水,同时多去洗澡。章越努力作这些,但是总有不理解。

大疫之中,章越封闭养正斋的作法令有些微词,还有喝热水的习惯,大部分都没有,另外尽量吃熟食不吃生食,也令同窗们有些不满。

面对指责和质疑,章越一面劝着同窗们,一面动员真的不愿意在太学的可以回家,最后坚定地执行自己这一套防疫措施。

就是那句话能理解的理解,不能理解的,就在执行中理解。

敢反对的,身为一斋之长,掌管斋规的章越可是不会与你好说话的。

之后疫更重,终于太学里也有染疫,各斋之中不少的太学生陆续染疾身亡。

看到这一幕,太学内也是心惶惶。

这时候养正斋里,也不用章越说不许外出,连同窗们也是自觉地在斋舍读书。

章越还用斋用钱买了不少药材放在斋里以备不时之需。

饭即打到斋舍来食,至于读书也在炉亭之中。

章越为了缓解众压抑的气氛,也设投壶来方便大家发**力,甚至投壶博戏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说来也是弊中有利。

以往看片,互不相识的男主角常在一个封闭空间默默培养出感来。

而如今在封闭的养正斋里,同窗们关系比以往更亲睦了。

以往大家虽都住在斋舍里,但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但这么一关,众同窗们共同生活了一阵,彼此感都更是和睦了,以往相互看不对眼的,也是有所缓和,至少开始彼此点点了。

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吧。

章越也时常与同舍的黄履聊天,他算是自郭师兄后,第二个从同窗变为的朋友。

章越这朋友还是比较慢热的。

不功利,不会太在意对方的身份,但也不是说什么都能得他的眼。

朋友必须慢一点,一开始真的不必太热,等处久了对方是什么样的,能不能与你合得合不来,对方能不能真心待你就都看出来了。

时间是可以检验一切的。

黄履如此外看起来云淡风轻,与世无争,却对待朋友十分仗义且坦诚的格,正好是章越认为的那等朋友。

除了黄履外,范祖禹也不错,但是此有些认真,在细节上的事太过于较真。

很经常因为旁莫名的一句话而生气。

但这不等于说范祖禹品行不好,对方为还是相当正直的。不过太较真的子,会令有意识的与他保持距离。

孙过与范祖禹走得近。

至于黄好义则……当然他对章越还是很好的。

这就是斋舍里的同窗关系,环境就是这样,无论你喜欢的还是你不喜欢的,大家都要在此共度一段同窗的时光。

能志同道合的就更近一步,不能的也是尽力理解和忍让。

等到许多年后,众再回望这一段时光时,会由衷地感到缅怀。

至于当初那一点点小小的隔阂与不愉快又算得上什么?

经过担心受怕的一个月,到了六月时,这场大疫终于缓和了下来。章越的养正斋里最后却没有一染疫。

虽说无染疫身亡,但章越见了好几名以往见面点打招呼的同窗,前还好好的与你打招呼,第二即被抬走,感什么叫命如朝露。

这是一千年的时代,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

当得知有三十余太学生因这一次染疫而亡时,众还是忍不住好一阵的悲伤。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