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最重要的东西(2/3)
会、2019年国庆大阅兵。
第一个新中国成立的开过大典开始,到第七个70周年大阅兵结束。
其实,有一半是《返老还童》里提及过的,不过还好那只是一笔带过,不会有重复的地方。
而《最可
的
》就没有7个单元了,黄继广、邱邵云、张桃方、空军战斗英雄汪海、海军水雷班长林有城,还有一位野战医院的护士。
一共六个单元,其实还有些多了,毕竟《我和我的祖国》每一个单元的故事都不一样,而《最可
的
》这六个单元就太过于雷同了,基本上全是在战场上的戏份。
不过,上面选的,也没办法。
至于另一部单独拍摄一场局部战役的,总局也决定了,拍抗米援朝最后一场大战金城战役。
打完金城战役差不多就结束,停战了,而且也是大胜,拍这个没有任何毛病。
李谦拍《返老还童》之前就了解过抗米援朝的一些大型战役,金城之战还是知道的。
那已经是53年了,双方停战谈判关于战俘问题达成协议,至此,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已全部达成协议,重新校订军事分界线的工作也基本完成。
就在谈判双方即将签订停战协定,但南
竟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北
民军被俘
员两万多
,并且宣称南
准备单方面继续打下去,企图
坏停战的实现。
为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志远军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有必要再给南
以重大打击,让他们认清现实。
于是志远军以金城以南地区的南
部队为主要攻击目标,发起金城战役,狠狠打击南
军,确保停战的顺利实施和停战协定的落实。
此役,志远军歼敌5.3万余
,将南
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说起来,记忆里那部《金刚川》也是以金城战役为背景拍的,不过不是以战役本身。
那拍的是,志远军战士要在第一时间赶往金城参加最后一场大型战役,如果没能及时赶到,对战况的影响可想而知。
当时战士们要通过一条名为金刚川的川流,才能继续赶往金城,工兵连修建了一条木桥,可供战士们通过。
但是,米军也知道只要阻止志远军通过金刚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战中有更大的优势,于是配备着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以及多发子弹的轰炸机、战斗机不断轰炸木桥与我军战士们。
而让米军惊讶的是,每次把桥炸烂,我军战士们都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重新修复木桥。
围绕着金刚川,江上的一座木桥展开的激烈争夺。
米军轰炸,我军要过桥,这就是主要的矛盾。
不过那部《金刚川》拍的真不咋地,首先叙事风格就不正常,其次把两个大国拍成了傻子。
黑了志远军,也黑了米军。
不管是志远军还是米军,但凡真是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北
战役都不用打那么久。
一座桥,白天修了炸、炸了修,晚上两步一盏灯继续修,摆明了告诉敌
,我在修桥,你快点来炸。
米军知道白天炸了几次,能不知道晚上是绝佳修桥机会,没有采取其他方式,只是派了个酒驾的牛仔过来。
我军防空炮手
露了,没有改变位置,在原地抽烟烤玉米,等敌
来打。
我军部队被远程炮火覆盖,连长还骑着心
的大白马,生怕弹片炸不到。
这导演肯定喜欢吴白鸽,
家白鸽他白马。
米军也是笨蛋,一
齐
之后
露炮兵阵地位置,就
等着被我军喀秋莎给团灭了。
当然,这个李谦不太确定那个年代米军炮兵的机动能力。
就说那座桥,渡
都
露了,非得修的桥面整整齐齐跑过去,赤水河、金沙江白过了。
真实的过金刚川,周边山
设置了很多假高炮阵地,在真桥附近设置了假桥,扰
敌
的视线。
米军的攻势也远不是电影里那么简单,24架轰炸机前前后后两个小时,七孔桥被炸的剩两孔。
我军也是反复与米军周旋,假阵地、假桥层出不穷。
到了电影里,这种规模的渡河既没有侦察兵和先遣队建立前沿阵地,也没有对空警戒哨,以至于整个部队的控制和侦查范围不超过滩
百米,每次都是敌军的飞机飞到
顶了,大家才
作一团地原地隐蔽。
即便是荭军时代也不至于如此,荭军时代有很多渡江战役,很多都打的非常漂亮的,比如四渡赤水、强度乌江、大渡河、金沙江、嘉陵江。
数次战役中荭军都有先遣部队向纵
突击几里甚至几十里,陈庚大将曾经1天内急行军240里渡江后,不顾疲乏,也要向前延申抢占高地,并击退敌军反扑。
反而到了志远军,结果只会原地挨炸,越活越回去了。
没有假阵地、假桥梁、防空掩体,电影中志远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