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火枪与长矛(2/3)

“这就是军法!不管你是民兵还是战兵!”温特斯紧握鞭杆,对着校场怒吼:“私自离营,鞭刑!偷盗、怯战,绞死!叛逃,亲族连坐!”

队列中鸦雀无声。

“下一个!”

又一个私自离营的民兵被绑上刑架,令胆寒的鞭打声再一次响起。

而杰士卡中校甚至没有到场,历经十二年的海外派遣,他有太多要见。

蒙塔涅少尉使劲抡着刑鞭时,中校正在和同学、好友杯酒言欢。

……

……

鞭刑后第二

阳光大好,天气微凉。

双桥大营外的场上,不时有火枪齐的声音响起。

火星四,烟雾弥漫。

温特斯大声命令:“收起支架!”

刚才开火的火枪手赶紧把木叉架从地上拔出。叉架是一根两削尖的木棍,其中一端有铁钩,用于架住枪杆。

“枪上肩!”

听到命令,火枪手们慌忙竖着收枪上肩。

有民兵收枪时不小心横着指到旁边的,身后监督的军士冲过去就是狠狠一棍。

“永远不准把枪指向其他!除了敌!”温特斯瞥到那边的动静,大喝道:“在检查之前,你永远不知道枪膛里那颗铅子到底打没打出去!

民兵们举着火枪,动也不敢动。

“放下枪!检查枪膛!”温特斯继续下令。

火枪手们把枪托放到地上,抽出通条,小心翼翼地朝枪管里捅。

“长官!”有民兵哭丧着脸汇报:“我的通条没到地方,好像哑火了。”

哑火对于火枪而言是常见况,枪管外的药池明明火星四溅,但枪管内的发药却没被点燃。

总有火枪手太过紧张,以至于察觉不到哑火。他们便会在第一颗铅弹上方塞进新的火药和铅弹。

曾在维克斯堡战场上的捡到一杆火枪,枪膛里塞了七枚没有打出的铅弹。

重复装填,轻则继续哑火,重则直接炸膛。

所以火枪手的通条上都有个记号,如果通条进枪膛最处时记号在枪,那就证明铅子已经打出去。

如果记号离枪还有一指宽的距离,那火枪手就有麻烦了。

温特斯走到那名哭丧着脸的民兵身旁,接过火枪:“哑火慌什么?重新装药击就行。”

他往药池里倒火药,扣上池盖,给火枪重新挂上火绳——药池燃烧时的冲击力会把火绳崩飞甚至吹熄,这也是使用火绳枪的麻烦之处。

随后,他再次扳开池盖,扣下发杆。暗红的火绳尖点燃药池,瞬间被气从绳夹上吹飞。

这次枪膛内的发药被顺利点燃,远处的土堆上激起一小团烟尘。

“行了。”温特斯把火枪扔还给民兵,大声下达新的命令:“清理枪膛!”

火枪手们纷纷掏出块布,卷在通条通条上开始擦拭枪管。

实战中不需要每次开火都擦枪管,但现在是训练,当然得做全套。

看着手忙脚的民兵们,温特斯暗暗叹了气。

在六年前修订的步兵典中,火绳枪击流程有二十五步,又被仔细分解为四十二个动作。

完整的击流程远比“装弹、开火”复杂。

而眼前这批民兵此生背过的最长一段话……大概是主祷文。

仅是不让他们把自己点着,就已经让蒙塔涅少尉伤透脑筋。

但这并不能怪他们,两个月前他们还只是勤恳的农夫,两天之前其中许多甚至连火枪都没摸过。

他们本就不是志愿兵,他们只是被抽签选中的倒霉蛋罢了。

温特斯摆了摆手:“下一组!”

又一批民兵扛着火枪走上到前面,成排的木制小瓶挂在他们胸前,里面装着提前称好重量的火药。

谢天谢地,还好三十年前内德元帅提出了“标准装药”的概念,并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弹药瓶。

否则光是教民兵每次装弹倒多少火药,就能把蒙塔涅少尉给气死。

“想来老元帅当年也是被到没办法才会发明弹药瓶吧?”温特斯不禁想到。

相比温特斯在击场上焦烂额,负责训练长矛手的安德烈和德就舒心许多。

长矛手只是在场上演练简单的阵型转换,然后练一下纵队行进与转向,最后练习刺木桩。

因为五米半的超长枪换成了两米五的长矛,民兵们都轻松不少。

超长枪太长,需要专门的携具,行动总有些不便。

长矛则很简单,扛在肩上就行。

不过重量上没比超长枪轻出多少,因为枪后面加了段铁套筒,为了防止被敌砍断枪杆。

德和安德烈最麻烦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