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间奏(1/5)
突袭,剧作家的法宝,历史学者一笔带过的内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档案和史料往往重点记录突袭的成果,对于准备过程却轻描淡写。
仿佛将帅只要威风凛凛地下令“突袭”,剩下的一切就都会水到渠成。
然而突袭的重点实际上不在于战斗打响以后,而在于出击之前。
高风险的作战行动需要细致周密的谋划和侦察:工事如何?地形如何?哨卫有多少?从哪个方向进攻能出其不意?
突袭赫德诸部的营地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赫德
知道自家营盘防御薄弱,所以往往布置大量骑哨和流动哨,哨卫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
以步兵进攻,除非是命运
神垂青,否则等不到抵近就会
露行踪。
唯一的办法是动用大批骑兵,以速制速、以骑击骑,抢在赫德
有效组织之前击溃他们。
很可惜,罗纳德没这条件。
他手上仅有几十匹缴获的马匹,大半不堪用。而且为了躲避特尔敦
骑哨,他将出击阵地布置在渡
两公里之外。
两公里,太远了,冲锋就是徒耗体力。
所以罗纳德选择了另一种“突袭”方式——走过去。
当然也不仅仅是“走”这样简单,准确地说是“从河滩走过去”。
目睹上千帕拉图
鱼贯走出森林,沿着河岸缓缓
近,青翎羽[朵歹]下意识下想要逃跑。
倒不是朵歹胆小怯懦,而是对于游牧为生的赫德
而言,逃跑几乎是一种本能。
一种常年在猛兽环伺的环境生存培养出的本能。
就像马一样。马看似很胆小,哪怕是地
窜出一只兔子也会被吓得落荒而逃。
可如果它花时间分辨来的是什么,那下次就不是窜出一只兔子,而是被熊剖开肚子。
不管怎么样,逃跑准没错。
敌强我弱,逃跑是应该的;敌弱我强,先逃跑看清
况,然后可以再掉
杀回去嘛。
朵歹弄不清楚两腿
的意图,更担忧森林里还有伏兵。
渡
的特尔敦部众差不多有三个百骑队的规模,但是“三百部众”不等于“三支百骑队”。
这些部众分属于十几个不同的家族和
领,心不合、力不齐。
如果硬碰硬,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反过来说,如果暂时逃跑,那事
就简单多了。
帕拉图
只有两条腿,不仅追不上他们,也带不走任何
子财货。
一旦拉开空间,以马代步的特尔敦
轻易就能掌握主动权。
到那时,三百特尔敦轻骑对付一群被
孺拖累的帕拉图
,还不是轻而易举?
“捏格儿(作战计划)”很美,但是走起来很麻烦。
很完美,但是做起来很麻烦,
一来,朵歹驱使不动别家子弟——诸科塔已经在争抢羊皮筏子,一个一个都想先把自家掠获送过河。
二来,朵歹也舍不下他掳到的东西。
此地帕拉图
的手段,朵歹已经领教过了——从来是带不走就统统烧掉,狠辣又无
,甚至还不如特尔敦
惜财货。
若是朵歹前脚强迫诸科塔扔下家当,后脚两腿
一把火将东西都给烧了,那事
可就麻烦喽。
“手推车、吝啬商
与狼”的剧目在大角河畔的渡
再次上演。
究竟是要
上的
?还是要车里的货?两难抉择摆在青翎羽朵歹面前。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写下这样一条军事原则:“如果进攻想要取得胜利,就要攻击敌
防守薄弱的位置。”
某些时候,这条格言也可以反过来使用。
例如罗纳德带领民兵攻打的渡
,特尔敦
的防守力量不算很强,可是防守的意志却丝毫不薄弱。
亲卫很快给朵歹带回消息——附近的森林已经找遍,没发现有伏兵。
也就是说……眼前这群帕拉图
是孤军?朵歹忽然觉得胜算很大。
另一边,罗纳德同样对胜利坚信不疑。
两军主将都怀着必胜的信心,那战斗的
发就不可避免。
犹如牧羊
将混在一起的羊群轻易区分开,特尔敦
领就这样把部众编排。
朵歹亲率披甲
锐,择地势高处下马观战。特尔敦甲士席地而坐,静静等候战机。
无甲的属民、
隶分别由
领着,十几
一伙。
他们或是远远掠阵放箭,忽地又直直冲上去,
番试探、拉扯帕拉图
。
这种战术或许能够驱散乌合之众,但却无法动摇罗纳德率领的“哀兵”。
正是因为有这些满腔怒火、自愿参战的男
,罗纳德才敢放手一搏。
铁峰郡民兵靠河结阵,以拒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