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朱蓜的策划(2/3)

的楚云立刻板起了脸:“你以为这钱夹容易买吗?我托了很多才买到的。”

楚帆咂了咂嘴,自己跟姐夫比起来在姐姐心目中似乎不怎么值钱~

几天过后,楚云那篇“工兄弟心连心”捐款活动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虽然曹科长对朱蓜厌烦至极,但是她主持的捐款活动被楚云写成文章并且上了报,只得象征的表扬了她几句。

朱蓜虽然读书是把好手,但是商很低,完全不懂得察言观色。

见曹科长一反常态表扬她,还真以为自己主持的捐款活动办的很成功,心想,她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

于是策划了一个活动,让全厂职工每捐一毛钱一两粮票,然后谁有困难谁就来申请,宣传科核实无误后就发放。

这样一来,不论哪个职工有困难就马上能够得到解决。

曹科长看了朱蓜上来的策划方案断然拒绝。

他们只是厂里的宣传科,做好各种宣传即可。

朱蓜这是嘛?要把宣传科变成民政局?

让全厂职工捐钱捐票,让困难职工来申请,这得增加多少工作量!

曹科长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让他一把年纪穷折腾他是不会愿意的。

朱蓜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想让楚云帮她就此事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到时曹科长不同意也得同意。

朱蓜的这个策划“理想很美丽,现实很残酷”,让全厂职工捐钱捐票,谁有困难谁就来申请,形成一个互助模式。

可她有没有想过,哪怕铁路物资厂工资再高、福利再好,也有不少职工家庭因为只有男方一有工作,却要养一大家子而生活贫困。

还有一部分职工家庭虽然是双职工,但是家里孩子多,两边老全都要赡养,子也过得紧

到时这些职工申请救助,捐出去一毛钱和一两粮票,救助最低标准三十块钱加十斤粮票起步,不然救助毫无意义。

捐来的那些钱和粮票能救助几个

前来申请救助的职工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不多的捐款和粮票给谁合适,到时恐怕要在厂里引起骚

楚云是不会淌这趟浑水的,可也不会明着得罪朱蓜,于是道:“你是中文系毕业的,完全可以自己写文章投稿,为什么非要找我这个非科班呢?”

朱蓜一心想把这个策划落实。

她觉得只要自己做出一番成就来,领导就会提拔她,因此不得不告诉楚云,自从第一次投稿失败之后,她又接连投了好几次稿,却没一次过的。

她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行,尬笑着对楚云道:“我的文章写得太正统,不对报纸的路,你就帮我这个忙吧。”

楚云笑着摇:“我觉得我写不好这篇文章,实在抱歉。”

朱蓜死缠烂打:“你没试怎么知道写不好?你如果试过了真不行,我又不会怪你。”

楚云为处世的原则就是,尽量不得罪,可朱蓜的话让她听了很不舒服,冷冷反问道:“你凭什么怪我?你是领导,还是我该帮你写?”

朱蓜扔下一句“同一个办公室都不互相帮助,真是冷血”便悻悻的回到自己座位上。

楚云以为自己不帮她,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朱蓜还挺能折腾,居然把一家铁路系统内部报刊的一名记者给请了来。

虽然那名记者在采访曹科长时没问他为什么不通过朱蓜的策划,而是问了朱蓜的策划好不好。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宫,着曹科长通过朱蓜的策划。

虽然曹科长最终通过了朱蓜的策划,但是心里对她越发反感,没有哪个领导喜欢被下属迫。

不过曹科长也不是什么善茬,欢迎那个记者随时跟进报道朱蓜互助活动的进展,挖了坑想要埋他。

那名记者毫不知,欣然答应了。

朱蓜见自己的策划被批准了,兴奋得上窜下跳。

谁不配合她工作,她就会眼一瞪:“我这活动都上报纸了,你敢不配合?

你什么思想?是不是见不得工阶级抱成团?还是你生冷漠自私,对工友之间互助漠不关心?”

这两顶大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了?整个宣传科被朱蓜支使的团团转。

并且朱蓜重点盯着楚云,把她支使得一点个时间都没有,就是不想让她学习。

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如果让她读完夜校,拿到夜校文凭,那她岂不是要一飞冲天,压着自己这名大学生了?

楚云也不反抗,按照朱蓜吩咐的,每天像个讨饭的,拿着一个纸箱子,带着笔和笔记本,挨个去收捐款。

收一个的捐款就在笔记本上记上那个的名字。

几天之后,全厂每个职工的捐款全都收了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