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台阶(1/2)

事态的发展果不出朱允炆所料,他还没起床,午门外就已经跪满了求的百官。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以三阁为首,所有在京的京官连同翰林院的学子大多数都到齐了。

“有哪些没来的?”

从四条织的藕臂中钻出来,朱允炆一边穿衣服一边问着双喜。

“杨士奇、解缙、景清和十几名翰林学政,这些都是早年詹事府出来的。”

“齐泰、黄子澄也来求了?”

“是。”

“都说的什么玩意?”

双喜就支支吾吾起来,“他们说,郑沂的公子郑愈年轻气盛,又酒醉轻狂,才犯下这般错,郑沂为父,教子无方,确当同罪,但不应祸连满门,请陛下念郑沂这几年为朝为民的功劳,宽宥一二。”

看到朱允炆穿好衣服,双喜忙迎上前给披上一件披风,“外面风大,小心着了凉。”

朱允炆便摆摆手,“谁说朕要去看他们了?”

啊?

双喜有些摸不着脑,所有的官员都在午门外跪着,皇帝不见?

“让他们先跪几个时辰再说吧。”

朱允炆笑笑,“他们能来求,说明还是有些骨气的。没有把郑沂一家卖掉来讨好朕这个皇帝,朕得给他们这个表现义气的机会,他们跪的时间越久,传了出去,将来民间野史上写的时候,也能给他们脸上留点面子。”

这些官员是真的想拿这事皇帝的宫吗?

未必。

太祖皇帝余威犹在,他们才刚从血色恐怖中出来两年,实际上是没有那么大胆子跟皇帝打擂台的。

而且朱允炆对他们一直很好,宽于政务,不兴大狱,这种皇帝对这群文官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只是这件事上,他们没得选。

祭孔一事,是他们把郑沂推出来当敢死队长的,现在事发了不管了?圣贤书或许教出来的大多是墨守成规、思想僵硬的腐儒,但圣贤书,绝不可能教出一朝都是没骨的怂包。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不给至圣先师孔子抹黑,官位越高的,越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找朱允炆这个皇帝求,至于底层郁郁不得志的翰林学子,他们或许盼着朱允炆将这些全部裁撤,好让他们有出,但那也只是想想。

他们还是要被裹挟着参加这次求之中。无论他们愿不愿意,他们不到,后就是千夫所指。

他们又不像杨士奇、解缙,这一批十几个是铁了心要做朱允炆的死忠,是已经划明了立场的,没会说他们什么。

他们这些之前还支持郑沂,支持祭孔礼仪不可废的哪里能在这个时候叛变?要改换立场,也得等这个事过去不是?

现在就没羞没臊的叛变,朱允炆也瞧不起他们。

朱允炆昨晚上一放松,脑子就轻灵了许多,自然也就有了应对之策。

他们过来求的目的无非为了个名声,又不是真的要来跟自己玩命,那给他们这个名声便是了。

先让他们跪上几个时辰,到时候累了、饿了的,他们就会装模作样往地上一睡装晕,朱允炆这个做皇帝的,发发慈悲,派一些太医过去,拖走诊治,等他们一觉睡醒就会发现。

诶?郑沂一家已经被砍了脑袋,木已成舟之下也就只能仰天哀悼,郑公,我等对不起你啊。都怪皇帝昏庸无道,拒不召见,以致我等求无门。

这个时候,聪明就该上奏本请辞了。

朱允炆先拒。

他们再请,朱允炆无可奈何之下,退一步,厚葬郑沂,平反谋逆的罪名,上个好听点的谥号完事。

这样一来,郑沂一家死透了,皇帝的气也散了,大臣们脸上也好看,君臣虚伪的各退一步,互相妥协,百官也有脸继续留朝为官。

政治上的事,大家多做做样子,互相给个台阶,能下来就别据着了。

“除非他们铁,非要跪倒死,不让朕下这个台。”

朱允炆冷哼一声,“好容易过上两年舒坦子,朕不信他们舍得放手。”

洪武后期,做官的朝不保夕,哪有力施政,整天上班全念叨着能不能活到下班。现在改天换了,政治风气瞬间宽松许多,他们也开始逐渐品尝到了权利的美味,哪有那么多的圣

朱允炆猜测的一点都没有错,午门外这乌泱泱一大片,不少年龄大的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

他们自卯时跪倒巳时,中间又没有喝水吃饭,有些低血糖的是真的撑不住,索顺着这个劲往地上一趟,开始装晕。

跪在这一大群之首的,除了三阁还有谁配?

“差不多了。”

郁新感觉膝盖都跪烂了,有心也装晕,摇摇欲坠的身子却被一旁的昭扶住。

别看老子岁数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