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灭亡朝鲜条款(2/4)
己的民族政策顺利推行下去,更要保证这项政策的落实无限接近百分之百,不然,一旦放任他们脱离监管繁衍壮大,那么,他就成了民族的千古罪
!
“陛下高瞻远瞩,臣一定不负圣望。”
平安躬身抱拳,领了命。
“朕的意思就是这般,辽东的卫所整合一下,数量就在十几个就够了,集中在辽南沿海至朝鲜边疆一带,朕届时会从南京往这里派遣官员,先把布政使司的架子搭起来,随后按照民族的成分来规划府县。
你的辽东都司要全力配合,必要时,一旦出现冲突和不服从彼时布政使司衙门的
况,你知道怎么处理。”
看到朱允炆眼神中的冷酷,平安忙低下脑袋,坚定道:“请陛下放心,臣晓得。”
等平安离开,朱允炆开始考虑起这辽东的官员应该如何挑选,结果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
寻了过来:朝鲜的国王李芳果。
临时行宫外的小宦官进来通传时,朱允炆还楞了下神。
“这玩意来做什么?”
从朝鲜来东胜卫的距离可不短,可是好几千里呢。
堂堂一国的国君,要出多大的大事才能被
的亲自寻过来?
“召他进来吧。”
朱允炆将自己的便服换成皮弁服,没多久便看到一脸风尘仆仆,穿着一身脏兮兮王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俩
谁也不认识谁,但衣服和位置足以证明各自的身份。
“小国朝鲜国王李芳果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极其规矩的,李芳果朝着朱允炆行了朝礼。
“平身吧,赐座。”
朱允炆皱着眉
,开门见山的表述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卿,怎得这般就来寻朕了。”
没有任何的征召,甚至没有提前派出使者通知,一个属国的国王就这么一副难民般的德行,从自己的国度不远千里找到他朱允炆的临时行在。
还有,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在东胜卫城而不是在南京的?
“陛下,朝鲜危矣啊。”
还没站起来的李芳果又噗通一声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而后在朱允炆不耐烦的催促下,断断续续哽咽着把来意说了出来,直听得朱允炆哑然失笑起来。
原来自从《庚辰条约》签订之后,大明的商
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一窝蜂的涌
朝鲜,大肆圈屯物资,哄抬物价,因为免税条款和无权追究处罚的原因,朝鲜朝廷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一群大明商
把朝鲜搅得天翻地覆。
老百姓
袋里的钱被榨
也就罢了,最要命的,大量朝鲜的物资还被屯在这群商
手中,导致大量的朝鲜百姓生活物资短缺,而这么一群商
又拿出了一份‘卖身契’般的契约,声称只要这群朝鲜百姓愿意签署做工,就属于“某某商会”的正式员工,可以领取不菲的酬金和其家
拥有平价购买各种商品的特权。
于是,大批的朝鲜百姓为了生存,认
签了这种契约,而后给家里留下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后,义无反顾又茫然的登上位于济州岛的大明海船,走渤海湾抵平津。
这些朝鲜
走了不要紧,关键是几年的功夫过去了,没见回来啊!
这些朝鲜百姓去了哪?
朱允炆心里当然知道,正在河北山西两地挖煤呢!
因为搞劳工输送这事最狠的,就是他自家的皇商总会!
这下好了,朝鲜的百姓不
了,他们带着满满的怒气找到当地的衙门,朝鲜的官衙哪里敢管大明的商
,而且这些进
朝鲜的商
都是联合在一起的,各自都带了不少的家丁护卫,加上皇商总会的牵
领导,大明在朝鲜国内的驻军那自然是极力保护。
官衙不作为,百姓的怒气可就越积越多。
大家伙一合计,得了,咱们造反吧!
一场大规模的起义在各道府发起,一呼百应,便成燎原大火之势,几十万的百姓向着京畿道运动,而朝鲜的正规军早就因为李芳远的原因,全数成了大明的军事战犯,正忙着修路开渠呢,朝鲜境内只有星星散散数量的各道府军,李芳果吓得没辙,只好找到京畿道的大明驻军。
于是,这支大明的驻军
脆带着李朝王室和在朝鲜国内的大明商
集团,从海上转道济州岛,撤回了北平!
撤回来的这支驻军并不知道朱允炆在
原,他们的
报第一时间送向了南京总参。
而李芳果是因为向北平布政使司递了国书,后者衙门
告诉的李芳果,朱允炆这个建文帝没在南京,北上巡游
原呢。这就导致了朱允炆还不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李芳果这个朝鲜国王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放开了资本的牢笼才几年,大明一群商
就靠着贪婪
反了一个国家的百姓!
果然应了那句话,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鲜血。
“好了,事
的原委朕知道了。”
忍着幸灾乐祸的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