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下)(3/3)

的跟杨士奇政见合一,谁让他分管的几个部门都是硬指标最高的财政一块,不搞摊派,光在南京城里喊号那铁定是不行的。

“广东和福建的岁,必须每年达到一成以上!”

郁新也是敢开,一张嘴就定了一个超高的经济拉升指标:“这两个省的商贸一年比一年繁荣,地方得过且过的也不细查,多少豪商漏税避税,没什么好说的,签军令状,但有懈怠就地革职。”

皇帝给他们内阁压力,他们就要给地方压力。

全面强化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到问责机制,这就是朱允炆给内阁制定五年计划的核心思想。

你们文官集团不是喜欢抱团成气,动不动斗这个斗那个,没事再搞搞党争吗?

现在着你们内斗去。

这时候还管哪门子的派系不派系,连党魁都踩在悬崖边,行将不错就会身碎骨,谁还有那个力保护自己的党羽?

把总体任务指标摊派到各省,谁要是完不成,谁就滚蛋吧。

“如此摊派,地方的压力也不小啊。”

看着各部部堂主官纷纷开始计算如何给各省分担压力,景清咽了唾沫。

他的都察院将来五年可是有的忙了,毕竟负责监督五年计划落实的就是都察院。

“难吗?”

杨士奇闻言不置可否:“事在为,只要地方能铆足劲,舍得把平素里喝酒纳小妾的力放在公事上,这份五年计划也就不难了。”

地方的主官天天过得可比皇帝还潇洒,尤其是知府这种不上不下的中层部。

说是承上启下,但整天事没有。

小事各县分管,大事上报蕃台。

“一个大目标拆分下去,那就成了各省的小目标。”

杨士奇张嘴道:“通政司下一期的刊报,标题就是:先完成一个小目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