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莱巡海备倭判(1/2)
一副翩翩贵公子模样的洪景来,摇着折扇,穿着丝履,轻飘飘的混进了奎章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守门的那几个书吏还误以为是哪家的大少爷,冲着洪景来点哈腰。谁叫洪景来用的是成均馆儒生的学生证,一块长条的牛角牌,并没有用自己官告或者户牌。
奎章阁是先王正宗大王设置的保存典章制度,诏书御笔的殿阁。当然啦,大量的王室典籍、重要的存档记录也都在。
只要有心翻一翻,到底还是翻出来了,李朝固定会对本派出通信使团。
一般在将军继位或者去世的时候派遣,规格比之清使团要低不少。
但是李朝确实有专门的对外
官员——东莱府使。
如果不认识东莱的话,他现在有一个小港,没什么太大的名声,只是庆尚道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名字叫做富山浦,可能这个名字大家还是不认识,没什么,后来改名叫釜山了。
所以以前的倭,丰臣秀吉的大军率先登陆攻击的就是东莱。
因为东莱是朝鲜对贸易最重要的港
,或者说也是仅有的几个在朝
关系崩灭的
况下还能正常运转的港
。
由于留朝倭渐多,几达三千
之巨,最后甚至开辟了倭馆。
即使到现在,也有数百乃至千
居住在东莱的倭馆之中。接受江户幕府对马府中藩和东莱当地李朝政府的双重管辖。
李朝政府对倭馆具有征税权和检断权(司法审判权),对当地居住倭的管理也已经相对成熟和平缓。
如今在东莱府的倭馆建于1678年,(位于今韩国釜山广域市中区南浦龙
山公园一带,占地约十万坪。)相对于曾经的豆毛浦倭馆,
梁倭馆被称为新倭馆。
整个倭馆依龙山的广大敷地而建,有馆主屋、开市大厅(
易场)、裁判厅、浜番所、弁天神社等其他神社以及东向寺、
本
住居等建筑。
被允许居住在倭馆内的本
,在对马藩派遣的馆主之下,有贸易担当代官、横目、书记官、通词的役职者及其属官,以及小间物屋、仕立屋、酒屋的商
。
亦有数名学医者和朝鲜语学习者滞留馆内。在如今这个年,李朝的医学相对
本而言更先进,不少
本的藩医和町医来到倭馆,学习内科、外科、针灸等医学知识。
1727年,本的儒学家雨森芳洲在对马府中藩设置朝鲜语学校,其中的优秀者便能获得赴倭馆留学的资格。
去年李禧著说要去东莱,找莱商的柳成用大房,去和本
做生意,指的就是和倭馆中对马府中藩的商
做生意。
基本上算是二道贩子,把中国的丝绸绢缎送到东莱,由本的商
收走,再由他们转运去大阪和江户,形成一条完整的贸易路线。
当然莱商自己也走私,也会开船去本贸易。毕竟江户幕府是允许朝鲜持有图书的商船停靠在对马和长崎的。
这一点也在荷兰商的记载中有很多条目,尤其是1700年前后,朝鲜和清国的船只在长崎非常多,以至于港
内至多时有上百条数百吨的商船汇聚。
这么一想,对清贸易做不成,对贸易应该也不错,而且
本产硫磺啊,
本还产金银啊,哪样在朝鲜不是紧俏货。
如果去东莱做官,洪景来感觉到也还行,虽然比不上栅门团练使,但也差不太多。
可是东莱府使,这级别太高啦,李朝的府本来就比郡等级高。就和宋朝时候一样,州的政治级别比府要低。
郡守都要四品了,何况是高一级的府使?像汉阳府尹更是高高在上,乃是一品或者二品的堂上官兼任的要职。
洪景来没可能一跃而起做上府使这样的高官的啊,纯宗大王看的也是五品以下的官阙,可五品以下有什么官能对涉?
离开奎章阁,刚到家,赵万永找上了门。
小伙子风尘仆仆的,显然刚到家,听到赵寅永说洪景来找,就马不停蹄地过来了。
两一坐定,仆
送上热茶,赵万永不顾形象咕咚咕咚的一杯饮尽。
“贤弟这是饿了还是渴了?”洪景来不介意开一下这位的玩笑。
两个算是一起做过弊的铁哥们,又有一些意气相投,属于政治理念接近,互相吹牛批比较能吹得来的朋友。
“要是有点心也可以!”赵万永把茶杯放下,哈哈一笑。
待客的东西家里不会少,一直预备着的,韩三石道了声打扰,端进来两碟点心。
“贤弟自便!”既然家在蹭点心,洪景来也就不招呼了。
林尚沃从铁山写了信过来,此前洪景来让仿制织布机、梳理机、纺纱机这些工业机器。图纸是有的,可惜上次圆明园没有把实物偷出来。
用那些云山雾罩,完全只具有形状的图像还真不如造蒸汽机那样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