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咱们景来到东莱(1/2)
吩咐韩三石找来一杆小秤,细细的给那位金主簿称上了二百两银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其他的洪景来勾搭不上,但是这位和闵景爀有一段年谊的金主簿洪景来还是准备多走动走动的。毕竟吏曹文选司,就凭这个部门,那就值得大力
。
足足称了二百十两才算完,既然是送,总不能短了
家的。这些银子不知道改铸过多少次,指不定已经往里面兑了多少铅,不足额送
就很过分了。
“五石!”把银子包好,和韩五石说明了地址,写了一封回帖,上面只写“二百贤”。
“送完就回来,如果家叫你带回信你就多等一会儿!”
“对了,外有
递了一封信进来,说是去了平京的崔老爷送来的。”韩五石还兼职给洪景来做门房,所以也收发信件。
崔正基应该是到任了,平京监营坐营主簿,虽然听说是个肥差,但是要孝敬的也多,过来伸手的
也多。
他信里还说了不少可笑的事,以前倭
,八道尽丧,国家没有粮饷支援南部全罗道庆尚道的水军活动。等到李如松帮助朝鲜攻克平京,就算是有一道的根基了。
于是平京监营被命令向南方的全罗道左右水营,还有庆尚道水军都万户府供应军粮米。
这在战争时期属于无可奈何的举措,因为李朝政府只有这么一块地盘了。结果后来倭寇都退兵了,八道都光复了,平京监营还要协饷。
起先是南部久经战火,根本无力供应,这是真的,也就算了。结果这都二百年过去了,还是这个理由,那就开玩笑了。
这也导致崔正基去接手的时候,前任和他接有一万多的亏空!
家也很光棍,反正就是亏空了,你有本事就查办我,没本事就
接。崔正基气的想打
,结果一问,
家这亏空就是故意的。这位是潘南朴氏的同乡,上
有
,
咋咋地。
只能把这气咽下去,先把帐做平了,再慢慢设法弥补亏空。
这个官儿真的是到任了才知道钱多事也多,除开协饷全罗庆尚水军,还要支应平京地方官府的常办公开销,平京地方官兵的粮饷,维护平京的行宫和驿站。
最后就是问洪景来再借一千两,等弄着钱就还给他。
官老爷看着威风,难过的地方还是不少!
…………
这些事处理完,该辞别的辞别了,改
往的也
往了。连宫内的“姐姐们”也都联系上,各自送了些土仪特产,把姐弟名分定下。
虽然家尚宫娘娘不能出来和洪景来见面,但是传递消息还是很轻松的,以后宫里有个大事小
,洪景来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了。
如此这般,打包好了行礼,契兄弟里的老三李济初过来跟着洪景来听吩咐,或者说李在朝感觉他们老三跟着洪景来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韩家兄弟照样跟上,其余等就不用了。带多了也没必要,他这个判官说是要巡海,但是水军在庆尚右道水军都万户麾下,不打仗
家根本不鸟你。
至于备倭,富山浦是有“恒居倭”(就是定居)数百上千,但是这些
自己管自己,
本的对马府中藩还在此特派了一个代官。
家大事小
基本都自己内部解决,只有每年纳年贡米的时候才会主动和李朝官府接触。
平时和他们打道的都是莱商的商
,以及富山浦当地的百姓。
家也主要是过来做生意的,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允许这些
在外边儿生事。
洪景来这趟官,就是去了解了解况。反正也没有收税权,说起来好听的很,是个判官,实际上也就是个点
老爷。
不过有一个好,这个官不驻东莱府,驻富山浦,虽然有上司,但实际上等于没有。
全富山浦,洪景来最大!
这一点最让洪景来满意,毕竟不是各个上官都像闵廷爀那样好相处,要是碰上个不好相与的,随便什么都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那天天和吃苍蝇一样难受。
而且没有收税权,就没有向上级解递年贡的责任,无责一身轻,还能拿俸禄。
虽然分驻富山浦,但实际上能管整个庆尚外海的几十个浦的巡海备倭事宜。划条船出去,一月两月不回衙都没事。
问就是我巡海去了!
现在韩搁那里争的竹岛(独岛),距离郁陵就有一百公里,随便转一圈岛,可不就要十天半个月嘛。
而且更完美的是,这个当儿,东莱府使暂缺,本来是早就该有
补上去的,可最近不是赵镇宽和金祖淳在表演“三挽留”嘛。
吏曹判书这个职位没有确定下来,东莱府使这样一个要职怎么可能确定下来呢?
那可是朝如果发生战争,第一个就要吃枪子的东莱府啊!怎么着也要找一个“咸明吏理,通晓兵革”的
员吧。
等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