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道路的选择(3/3)
炸膛。
四斤火药的炮,是大明的现在九边军队的主要火炮,仅仅一年的时间,靳良玉他们这一家就往建州贩售了超过一百门的火炮!
而且还有五千服棉甲!
耿如杞有些疼的挠着额
,他有点被气到了,虽然知道这些商贾们一直都在向关外运送火炮、粮
甲胄等物,来换取丰厚的回报,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些商贾做的生意如此没有下限。
“将这些账目,如数送到京城,给万岁过目吧。”耿如杞对着锦衣卫说道。
朱由检收到这些账目已经是三天后了,他正在积极筹备明出巡之事,收到奏疏的时候,他看到锦衣卫的奏报,耿如杞被这群唯利是图的商贾气的险些撅了过去,就是连连摇
。
商贾逐利不假,但并不是所有的商贾都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比如,毛文龙就不受朝内明公们待见,而毛文龙年幼丧父,就回了沈家居住,若是想要针对毛文龙,那么从他的舅父沈光祚身上找问题,十分简单。
而且王化贞一案,还涉及到了沈家和毛文龙,针对毛文龙的明公们,会错失此等良机?
但是截止到现在,哪怕是沈家在利用皮岛进行周转粮的行径,但是依旧做的只是海漕之事,不管是杭州府突然查验,还是在皮岛的御史们,也未曾发现任何夹带,粮食就是粮食。
做正经生意,也是能赚的盆满钵满。
海漕之策,大明的明公们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他们吃的米都是家沈家运到京城的,若是全部依赖京杭大运河,那大明京师的粮价估计要上天了。
朱由检对商贾并不歧视,但是对于唯利是图,极尽剥盘的商贾,朱由检只是不喜,但是对于为了利益,各种出卖大明利益的商贾,那就只能诛之而后快了。
“果然资本主义在大明压根就行不通呀!”朱由检看着耿如杞的奏疏,就是连连摇。
他在考虑大明帝国方向的时候,也曾考虑过资本主义道路,但很早之前,他就否决了,现在看,自己当初的决定非常正确。
压根就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