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发愁(1/2)

“杨国忠!”

李林甫中自语着,脸色却不大好看,这几杨钊改名之事已经慢慢流传开来,相比起圣封赏沈郎为上护军的旨意,显得并不起眼。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可是对于李林甫来说,这才是真正让他担忧的事,杨国忠闭门谢客,又遣散了门下大半党羽,让他莫名想到了先前同样这样的太子,那时候他可是吃了个大亏。

眼下旧事重演,怎么不叫他心里恼怒,而且这事多半又和那位沈郎有关系。

李林甫忍不住叹息起来,这沈光难不成是他命里的对不成,怎么什么事都有他在其中搅和,杨国忠是什么德行,那就是个无德无行的市井匹夫,可是如今这市井匹夫居然转了子,居然还让圣赐名国忠。

难不成这蜀中落户是自立门户,李林甫这时候大感疼,他先前在朝中能独相,是圣要用他敲打太子,杨国忠依附于他,也是因为太子势大肯定不待见杨家,所以才愿意充当对付太子的急先锋。

可是眼下太子自断羽翼,不但和圣父慈子孝,就是贵妃那儿关系也是大为缓和,原本就杨国忠的那些事儿,未必就能和太子和解,可偏偏这沈郎住进了杨府,那这事便不好说了。

李林甫思忖再三,心中清楚杨国忠怕是要脱离他的掌控了,不过好在安禄山这个杂胡倒是总算清楚自己的斤两,而且这厮又恶了沈郎,便只能投靠于他了。

“明明不在朝中,却偏生搅弄这许多风云,沈郎啊沈郎,你到底所求为何?”

李林甫自语起来,他以往对付政敌之所以能无往而不利,便是因为他能猜透他们的心思,也能看的想法,可是偏偏在沈光身上,他压根就猜不透这个沈郎到底想要什么,同时也难以理解圣对沈郎的偏

……

“国忠这回是真的长进了!”

就在李林甫为着杨国忠改名的事坐立难安的时候,已经做了便装打扮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说道,这些时杨国忠闭门谢客,遣散门下不少党羽的做法让他很是欣慰。

朝廷如今离不开李林甫,这也是他在大朝觐后的宴会上亲自拉着太子和李林甫和解的缘故,而且他也不想朝廷里的势力失衡。

太子退让,他虽然敲打了李林甫一番,可是这朝中仍旧显得李林甫一家独大,他自然要再抬个出来和李林甫分庭抗礼,只不过始终没有想好选,如今身为外戚的杨国忠能做出那等幡然醒悟的姿态,却不失为选。

“大兄能长进,也是多亏了沈郎,妾听大兄说,沈郎在大兄府上,可是时常督促他读史呢?”

杨玉环很是高兴自家这位族兄能得圣看重,说到底她也是望着娘家不是全靠她在后宫独宠才得以兴盛,她明白自己终有年老色衰的那天,也许哪天圣就不会再像眼下这般宠她,到时候她能依靠的反倒是这位族兄和娘家。

所以她是打心底里感激沈光,能让这位族兄有所长进的!

“读史好啊,可以知兴替,明制度。”

李隆基说话间已然起身,他虽然好文学,可是却从不会重用文学之士,因为他清楚诗词歌赋写得再好也未必能治理好国家,就好比他再喜欢李太白的诗文,最后不也赐金放还,让他滚去迹天下了。

跟在后面的陈玄礼不以为意,他不相信改个名字,便能改了本,这杨国忠乃是不学无术之辈,难不成读几天书就能成才了!

“你这老货笑什么笑,还不许家长进了。”

李隆基看到陈玄礼笑得贼,忍不住笑骂道,他虽然夸奖杨国忠,可是心底里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只要杨国忠能一改往那种市井匹夫的江湖气,看上去稳重老成便行了。

“陛下,臣是为杨御史高兴,可没有别的意思。”

陈玄礼连忙开说道,他可不想被贵妃误会了,万一惹恼了贵妃,哪天在圣枕边说自己几句坏话,那可就完犊子了。

“行了,走吧!”

李隆基挽着杨玉环的手上了去了各种装饰的马车,自夹道离开了大明宫,陈玄礼领着手下做了便装打扮的龙武军卫士跟了上去,圣出宫的次数多了,他也慢慢麻木了,只要圣开心就好。

……

杨府里面,杨国忠的心思已经不在书上了,今乃是圣和他约好来府上的子,当然名义上是他请李大家来府上。

“沈郎,我今请了李大家来府上,你们当好好亲近一番。”

放下手中书卷,杨国忠朝正自认真看书的沈光说道,最近这段时,他可是被沈光着一起看书读史,他这辈子看得书都没有这些天加起来得多,说起来沈郎这读书的法子倒也是新鲜,只是叫他读史,另外能通读就行。

这也是让他能够忍受下来的缘故,毕竟史书还是比那些典籍有意思得多,用沈郎的话来说,就是史书起码言之有物,能学到真正有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