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仁义之道(2/2)

“敢问校尉,我等为何而制这舂米水车?”

此时的王贲已是神武军校尉……陈端战死校尉一职便空缺,王贲在汝一战的表现有目共睹,且爵位高于其它,由他任校尉再合适不过。

王贲回答:

“自是为了舂米。”

扶苏又问:

“为何而舂米?”

王贲拱手道:

“为屯田。”

扶苏紧了两步再问:

“为何屯田?”

王贲想也不想就答道:

“为了……”

说到这里王贲就明白了,屯田是为了军粮、为了发动战争。

于是扶苏就以为这不是用在正处。

果然,扶苏见王贲迟疑就瞄了沈兵一眼说道:

“若副将是为造福苍生而制出舂米水车,那么扶苏便该为天下百姓感谢副将。”

“但副将却是为数月之后再起兵端而制,其结果便是生灵荼炭民不寥生,这如何能说是用在正处?”

杨端和在一旁嘴道:

“公子,若副将不制出舂米水车,数月之后只怕免不了有百姓饿死。”

扶苏回答:

“若我等以仁德发动百姓屯田再将余粮由北赈至楚地,百姓虽不足以裹腹但却不至饿死。”

“而有了舂米水车后,战死者又何止是饿死数之百倍?”

这话说的杨端和都无言以对。

因为这要说起战死的,那还真是无法估计且可以预想的确会比饿死的更多。

魏呴则不甘的反问一句:

“敢问公子,即便是我军不战,楚军又岂会善罢甘休?”

“到时我军不仅粮不足有饿死之忧,还有楚军大军大境……到时如何才能避免伤亡?”

扶苏则回答:

“是以此战才不可取。”

“我等出师无名民心不服,非仁义之道。”

“若四方来朝万众归心,又何需担心楚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