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最后的问题(3/3)

说各大势力的发技术良莠不齐,根本没有办法控制整个过程,再加上要把这些气象卫星运输过去,中间的过程也必须要万分谨慎,万一因为颠簸或者碰撞导致卫星受损,那况可就无比复杂了。

大约认真思考了近一分钟的时间后,这才停听丁兆同开回答道:“这件事给我办,凡是拥有火箭发能力的势力我都会进行安排,并且会派遣我们的专家前往指导,争取不出现任何发失败的况,不过眼下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气象卫星该如何运输?”

因为如今地星气候温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低的范围,使得大部分海面都已经结冰,如此一来想要使用货船等海上通工具运输已经不太现实,毕竟万一在海面上撞击到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引起卫星的损坏。

主要像这种高密的产品,哪怕有任何的磕磕碰碰,都有可能导致发任务的失败。

甚至就算能够顺利进预定轨道,也没有办法和其他卫星组建完整的气象系统网络。

牛庚当然也清楚丁兆同心里面的担忧,于是在稍微思索了一番后,便提出了一个比较适合的建议。

“依照这些气象卫星的体积来看,可以使用大型运输机进行运输。”

使用运输机?

听到这个建议的丁兆同,先是一愣紧接着连忙询问道:“利用天空条件运输的话会不会出现问题,万一运输机飞行过程中出现震怎么办?”

对于丁兆同的这番回答,牛庚只能说他太过敏感了,毕竟打造这些气象卫星耗费牛庚这么多的优化点,以及后续那么多的时间,其质量是非常有保证的。

当然不可能因为一些震或者晃动就引起某个零件的失效。

真这样的话那也太过垃圾了一点。

恐怕就算真的成功发,也没有办法为类争取到两年的时间。

不过牛庚也明白丁兆同的这种想法,谁让气象卫星关乎着整个类文明的未来安危,肯定要付出百分之两百的谨慎,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考虑到。

于是对此牛庚只是非常肯定的解释道:

“丁叔,你就放心吧,我对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以气象卫星的质量,就算遇到轻微的碰撞震,并不会影响它本身的作用,所以使用运输机进行运输是最为合适的办法。”

“更重要的是,运输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些气象卫星运输出去,可以尽快进行发,组建完整的气象系统网络。”

“毕竟现在我们类所剩下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不允许有任何的耽搁。”

听完牛庚的这番解释后,丁兆同也终于放下心了,立刻回应道:“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安排这件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