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颍川郭奉孝(1/2)

卫青竹被仓耀祖派送回了郑家,船上的其他也全部放归,独独留下了蔡琰主仆二,仓耀祖给糜竺留下两百守船,然后带着一百兵士骑马南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蔡琰和她的小丫鬟沅湘坐在一辆马车里窃窃私语。蔡琰决定先陪着仓耀祖去一趟颍川,然后慢慢考虑是否答应仓耀祖的邀约去江东。

办大学确实挺有意思,但这个和现时的规律相悖,这个时代的教育都是各大世家自己完成的,也就是私学,或者送到某个大儒那里学习,或者四处游学,采众家之长。总之,知识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的。

仓耀祖决定开办大学,这很有趣,也很有难度,学生从哪里来呢?教授又从哪里来呢?这种模式能不能得到认可,都存在疑问,倒是仓耀祖提议的图书馆,蔡琰认为很不错,就是抄录的工作量大了一点。

对于江东蔡琰很熟悉,她随着父亲蔡邕在吴郡住过好几年呢,师兄顾雍就在吴郡,去江东的话蔡琰其实并不排斥,这陈留确实不安全。

很多家族都南下避祸了,从叔蔡睦就南下去了襄阳,现下北方确实太了,尤其是经历过这次被匈掳掠之后。

蔡琰想着心事,她父亲蔡邕死的时候,留下了遗言,说是死后想要葬到吴郡去,不想归葬故里,可能就是想让家南下去避难吧,这次要是跟着仓耀祖南下的话,父亲的遗愿也能完成了呢。

从荥阳到颍川有上百公里,仓耀祖他们走了整整两天。路上倒是没碰到什么山匪,这一队多势众的,一般的小盗匪也不会自找麻烦。

颍川出名士,不过大多都已经出仕袁绍和曹了。

这个时代的通不便,所以还是很重地域的。

北地才一般都会选择在北地出仕,南方才也不会往北方跑。

像刘备那样跑到蜀地那么远去创业的老板还是很少的。

老板跑得远还好说,打工一般不会这么折腾。

远离宗族出仕有很多弊端,一个是水土不服,容易生病,一个是远离本乡本土,不好借家族和乡党的势。

所以那种跨越大半个国家出仕的大多是庶出或者支脉,不得以才跑那么远。

又或者是避难南迁,这个时代北方战饥荒不断,虽说故土难离,南迁也成了一个流。

郭嘉不是颍川郭家的主支,郭家的主支是郭鸿和郭图那一支,郭图目前正在邺城效力袁绍。

190年,郭嘉曾经跑去邺城投奔郭图,想要投效于袁绍帐下,但却发现袁绍不是大事的,就又跑回老家隐居起来了。

找主公这种事比找工作还要难,绝对不能凑活,要是投效个不靠谱的主公,很容易身死族灭。

仓耀祖带着蔡琰来到了阳翟,颍川还算是比较安定,这里水利设施完善,旱并不明显。

秋已至,秋收冬藏,这个季节比较适合窝在家里。

郭嘉不是个节俭的主儿,郭家子过得很一般,但今天是个例外。

因为郭家来了一位尊贵的客,这个就是荀攸。

郭嘉和荀彧荀攸叔侄的关系都不错,毕竟智商在同一个层次,共同话题比较多。

荀攸从长安而来,准备赴任蜀郡太守。

荀攸考虑蜀地有险可守,比较安全,而且蜀地民生活殷实,于是他就主动请求担任蜀郡太守。

这次是路过颍川,荀攸准备南下荆州,从水路蜀。

荀攸生于157年,今年38岁,已经不再年轻了,这次拜访郭嘉,也是向他问下计。

正所谓一不抵二计,二不如三谋,这个小老乡的脑子那可是很灵活的。

正在喝酒聊天,谈论着天下大事,有下来报,陈留蔡家的公子并东郡仓舒求见。

郭嘉疑惑道:“公子?是蔡中郎的儿吧,怎么能称公子呢?而且她怎么到我家来了?”

这个时代,子一般是很少出门的,不合礼仪,哪怕是才也不行。

公子也不是谁都能称的,一般只有三公或者诸侯家的男子才能称公子,比如袁家的,曹家都还不行。

是的,这时候,公子还不是一个通称,公子也不是。仓耀祖报的这个名号其实是有些不妥的。

仓耀祖跟着蔡琰被引进了郭家的客厅,仓耀祖看到屋里有两个,自然知道年轻一些的是郭嘉,年长一些的是谁呢,这时候颍川的名士可没几个了呢,莫非是郭嘉的族

正当仓耀祖想玩玩猜谜游戏的时候,蔡琰说话了:“琰见过郭家兄长,见过荀家郎君。”

荀家?莫不是荀彧?不对,不对,荀彧帮着曹守甄城呢,须臾离开不得。

那应该是荀家的谁呢,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这五个仓耀祖熟悉一些,却没见过。

从年纪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