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新书发售(1/2)
说完了那张药方的事,孙宝林又接着回答沈悠之前的问题,详细说起了竹喻山对他的教导。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拜师之后,竹师对我在花脸表演艺术上倾心传授,要求甚严。
他教导我要全面发展,不要只囿于一端,既要嘴里玲珑,又要身上边式,决不能“刀枪不”。
我师对我的教授方法,大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熏、教、博、演。
熏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每逢老师演出,我必到场,台上和台下观摩学习我师的化装、勾脸、扎扮、表演等。
如此过了半年,师傅才正式教授我唱戏。
呵呵,师傅教授的勾脸之术与唱念之法,皆为本派秘技,我就不外传了。
博为博采众长,化为己用。
一个流派的形成,除了要继承本行当的优秀表演艺术以外,还必须要借鉴、吸收其它行当,以及兄弟剧种、姊妹艺术的菁华。
正是因为老师在其唱腔中机动灵活地糅进了不少老生、小生、青衣等行当的旋律,妙然无迹地与花脸唱腔融为一体,所以,他才被世称为“十全大净”,博得四大宗师之一的美名。
演则为实践,这一点倒也不必赘言。”
听完了竹大家的教导之法,沈悠同样感觉受益匪浅。
尤其是在博采众长这一条,随着戏曲理论研越
,他越是发现京剧本身就是博采众长的产物,充分吸收了徽剧、汉剧、秦腔以及昆曲等艺术。
听孙老先生说完,沈悠又问了几个与京剧表演相关的问题,柴荀随即也同孙宝林一起探讨了一些梨园掌故。
……
中午,一行都在孙家吃了顿午饭,下午临走之前,沈悠忽然神秘兮兮地避开柴荀他们,偷偷跑到了孙宝林和祝景章身边。
“孙先生、祝老板,不瞒二位,沈某本身亦是一名京剧演员,本工为青衣。
方才在采访中,二位提到的喻山先生传来的那张药方,沈某非常感兴趣。
这张药方的珍贵,沈某心里也十分清楚,若是直接以银钱换,那有点太俗气了。
这是沈某早先所写的一出京剧剧本,算是花脸与青衣的对儿戏,您二位若是同意解赠药方,沈某便将此剧“霸王”一角予以二位先生门下弟子。
他,此剧若在梨园上演,必请“竹派”花脸来应工。”
沈悠想要求取这张药方,除了给他自己用之外,楼剧团的演员也可以用到。
小连升科班京的十一名演员受天资所限,京剧水平一直没法有很大提升,若是有这等经过验证的“神药”相助,或许能够将楼剧团的整体实力狠狠提升一大截。
而且,这张药方对以后吸引和培养才也有很大帮助。
梨园行里有句俗谚,千生万旦,一净难求。
但家“竹派”却能做到
才济济,沈悠料想,与这张药方定然也脱不了关系。
听到沈悠的话,祝景章心中哂笑,一脸不以为然。
开什么玩笑!
你竟然想要以戏曲角色来求取本派秘药,我“竹派”门像是缺花脸角色的演员吗?
漫说你了,四大京剧团有但凡有大戏贴演,净行角色都是首选我们竹派花脸。
转见孙宝林没有发话,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等师傅看完剧本,再作计较。
或许是刚才采访聊得比较愉快,孙宝林对沈悠倒是挺有好感的,接过剧本,就开始翻看起来。
《霸王别姬》,好名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恢弘盖世的气魄,豪爽肆意的风采,其中又不乏英雄的柔。
这个楚霸王太有魅力了,也太适合花脸艺术的发挥了。
看到这个角色,孙宝林不自禁就想到了自己的师傅竹喻山。
如果师傅在世,他肯定也想演一回霸王。
“这剧本写得太好了,霸王这个角色一经上演,必定会为花脸一行,再添一经典角色。
我同意用药方换沈先生这出戏的霸王这个角色的出演权。”
听到孙宝林的话,沈悠神色一喜,连忙抱拳谢道:“多谢孙先生了,等这出《霸王别姬》要排演时,我必亲自登门相邀,相信那天不会很远。”
把《霸王别姬》的剧本随身携带,沈悠本就存了要给孙先生观摩的心思,就算没有药方的事,他也会把剧本拿出来。
这可是与净行名伶结的绝佳时机。
沈悠费尽心思借戏曲研究之名促成的这次梨园宿老的拜访之行,自然是打算趁此良机把华夏的名门正派圈层来个一网打尽的。
就算暂时拿不出相应的名剧剧本吸引,先混给脸熟,以后,也有一条求取各行名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