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凡尔赛发言(2/3)

聊了半天,才想起来还有一个马周,回道:“马周,如果你能进三鼎甲,我也会跟父皇谏言,例让你阁听政的。”

“他?”李泰看了眼马周,道:“皇兄,我不是看不起寒门啊。这位马周我也听说过,寄宿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好几年了。他真有韬略,早就崭露角了,何必等到今呢?”

马周脸色灰暗,道:“殿下说得对,马周才疏学浅。”

“非也!”

李牧摆摆手说道;“事不能这么看,马周就是因为出身寒门,所以举孝廉也不到他,只能等着科举。如今参加了科举,是骡子是马,马上就有分晓。如果他真有能力,我绝对是不拘一格举荐。刚刚我不是说了么,内阁就要多样化。得有皇子,得有世家,也得有寒门。如此,当父皇问起什么事的时候,才不会偏听偏信。

李泰想了想,点点,道:“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

“你大哥什么时候错过。”

李牧说罢,打了个响指,消失在了原地。

“又显摆自己的儒术。”李泰气得牙根痒痒,看了眼旁边的马周,道:“他这招,你会不会?”

“也会一点。”马周老实地说道。

“那赶紧走,不走是在迁就我吗?我不用你们迁就!”李泰没好气地说道。

“那……”马周犹豫了一下,欠了欠身,也消失不见了。

“唉、”李泰长叹了气,走了几步,喃喃道:“要不今晚我也研究一下儒术得了?我学武道进步一直也不快,而且还不喜欢,还是儒术好,不出汗也不累,关键是,还很儒雅。”

李泰拍了拍自己的肚腩,点点,道:“对,必须得儒雅!”

……

之后,科举结束,当糊名,誊抄,考官们阅卷三,第七张榜,一共取进士一百

之所以是个整数,是因为就是这么要求的,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

这一百个,会得到拜孔圣的机会,但能不能得到才气,还要看各自的缘法。

但其实也都是在李牧的控制之下,他想让有才气,只要不是特殊况,就都能得到才气。

一百当中,也包括李牧,李泰和马周,但三都已经开窍得了才气了,有建议再候补三,被李牧否决了。一百个进士及第就是一百个,多一个都是坏规矩。

最终拜过孔圣像之后,一百都得到了才气。

但此时,状元花落谁家还未有定论。

李世民和左右仆,六部尚书正在为此争执。由于事先知道李牧和李泰参加了科举,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分’,卷子都是糊名誊抄过的,也就是谁也无法从卷面上看出来这是谁的文章。

但是由于之前李世民和李牧聊过类似的话题,通过文章所展现的观点,李世民还是认出了李牧的文章。

不得不说,从内心的角度,李世民是想取李牧做状元的。不仅是因为私心,更是因为李牧的很多观点,都与他不谋而合。就像对待薛延陀的政策上,李牧指出,薛延陀内部并不团结。其部落,本就是薛和延陀两大分支合并而成,又吸纳了很多东突厥的遗民,内部经常为了场而打仗。

而且,因为薛延陀的首领夷男渐老去,他的两个儿子为了继承汗位,也都互相使小动作。同时,他们也迫小部落站队,如今薛延陀已经分化成了两个集团,只等夷男一死,两边必定打起来。

李牧认为,大唐应该主动出击。先册封两个王子,分化夷男的权力,最好把夷男给气死,然后扶持二中弱势一方,让他们自相残杀,最终渔翁得利。

此举得到李靖的认同,但也只有李靖认同而已。

不同意的理由就太多了,像是房玄龄是个保守派。他认为,现有的消息,都是来往商队等等带来的消息,可靠不是百分之百,而且,实行起来,可行又不高,万一不如预想那般成功,就会变成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而长孙无忌则认为,薛延陀目前并不是最棘手的目标。大唐最棘手的目标,应该放在西突厥身上,甚至东边的高句丽,都要排在薛延陀之前。而大唐如今国力有限,不能多面开战,所以应当采取怀柔手段,不适合主动挑拨。

于是,李牧的这篇文章,最终被排在了第三位。

而在前面的两篇策论,角度也各不相同。一篇是主要讲,大唐的内部问题,比方说阶级问题,固化的地方大族问题等等,这导致政令不能通达,故而即便国策十分的好,也不能贯彻下去,应当从这方面改善。

而另一篇则是在讲,如果能发展商业,调动国内的资源流动,对国力的增强大有裨益。

长孙无忌代表的是新崛起的勋贵,勋贵势力早就想取代原有世家的地位,所以长孙无忌大力称赞第一篇,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应当先着手打压世家。

而房玄龄和唐俭管着国家财政,对这篇发展商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