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数学的尽头是哲学(3/4)
他们的价值,直接不是一个维度的好吧?”
“的确,我承认现在国内急缺先进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管理才,但说到底……【管理】这玩意就是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已,顶多从0.1变到1;绝对没法子从1变到1.1!——从本质来说,管理就是一个处理调配资源存量的工作!”
“而咱们国家自有自己的现实况和文化基因在,就算眼下看起来
糟糟的,顶多十年,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自然会摸索出一套或者多套基本符合华夏国
的管理制度出来——届时,优秀的管理
才也决计少不了!”
“但是谢主管他们研究的东西不一样,那是把0变成1,又从1变到100的东西;如果运气好,真的成功了,那就不是单单创造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的事了——甚至能让咱们国家在某些重大赛道上弯道超车也说不定!”
林可染自然知道“0.1到1”和“0到1”的巨大差别,但是对于杨铸的话依然有些半信半疑——毕竟在她看来,以当前的商品丰富程度,全球已经进了明显的、全方位的存量市场,拼的就是资源优化能力,除了电脑和手机这两个行业外,其余的就算有科技创新,但也是微不足道的“微创”而已,哪来的全新增量市场?
听到林可染的疑问,杨铸嗤笑一声:“有些事,我不方便现在就说,我只能告诉你……”
“20年前,在城市柏油马路都还没普及,下场大雨整个城市通就在泥泞中崩溃的时候,国
们有几个能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名为立
桥的东西?”
“10年前,华夏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城的老板们停靠的汽车把狭窄的路边挤的连开都开不出的时候,国
们又有几个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名为地下车场的东西?”
“同样的,你认为当今全球已经进了存量市场阶段,国内企业能比拼的也只有价格和成本管控手段而已;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林可染若有所思:“你是说……基因这个方向,真的可以突出偌大的一块空白的增量市场?”
杨铸呵呵一笑,却是摇了摇:“林大小姐啊,你的眼界也太窄了!”
“考你个问题……如果把太极图立体化,它会是什么个形象?它给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林可染恨极了杨铸这种触类旁通的教学方式,但听到杨铸出题,她还是乖乖地闭上眼睛想象起来。
“咦?如果把太极图立体化,它像极了两颗在太空中纠缠前进的天体……就跟太阳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轨迹一样!”一分钟后,林可染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眼中满是雀跃。
杨铸点点:“没错,这才是太极图的真正打开方式!”
“如果把技术跟市场看做太极图中互相纠缠的两个天体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是互为助力,螺旋上升前进的两大因素;”
“就跟天体运行轨迹一样,每完成螺旋缠绕一圈之后,在力的作用下,它们就可以往前前进好大一截——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次市场需求与技术升级的质变;而那两颗球体后面的尾,就是长尾市场和次级延伸技术!”
“也就是说,一旦完成了一次技术升级,那么除了能突出偌大的增量市场外,还能辐
拓宽出十倍于它的衍生市场,还能与原本的老旧市场,共同构筑出一个多层次的、具有升迁通道的立体市场空间!”
“而我之所以如此看重基因工程和这些科研员,就是因为它们是为【技术】这颗球体提供螺旋上升力的重要支点;”
“或许如果只靠他们,为科技这颗球体提供螺旋上升力会异常艰难;但是别忘了……我这颗代表着【市场】的球体在一旁可是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牵引力呢!”
“有了我的助力,只要他们愿意配合,双方共同完成一次螺旋动作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而一旦完成螺旋缠绕动作……哼哼!”
林可染见到略有些得色的杨铸,自然知道结果是什么,旋即有些恍然大悟:“难怪你一开始用欧拉函数引出黎曼函数的倒c曲线呢!”
“用经济学+哲学观点看的话,那曲线分明就是正在上升状态,势能已经弱到负数的半个螺旋!——如果没有助力帮其抬升,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回;如果有助力帮其完成螺旋缠绕,那这条曲线就能提高一个维度,进
下一个循环!”
杨铸点了点:“所以说,数学的劲
是哲学嘛!单纯的看数字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林可染轻轻舒了一气,沉思了一会,有些好奇地问道:“偶像,如果基因研究真的有突
,,靠什么去开辟一个空白市场啊?——毕竟就算粮食作物产量再提高,也不过是在现有维度下的一个极重要的资源补充而已,貌似还算不得具有突
!”
杨铸笑了笑:“谁告诉你我的基因研究项目只针对粮食类作物的?”
“而且,你是不是忘了,前三次工业革命虽然主要针对于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