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破竹(2/3)

,惶恐不已。

此时传来消息,说城内的隐士、第五伦过怀县时曾去拜访的蔡茂,已经带着城内豪右士,打开伏湛不抵抗政策下无把守的城门,迎接马援城了!

“夫子,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伐其树,孔子遂去,如今马援来势汹汹,夫子亦可去也!”

有弟子颤抖着起身,哭泣着请老师从南门走,他们虽是儒生,也带剑,愿意拼着命,护送伏湛周全。

然而伏湛却笑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上一个满“天生德于予”的圣天子已经跑路了,但伏湛倒是比王莽还淡定,竟是“不战不降不走,不死不和不守”。

他宽慰弟子们道:“孔子困于陈蔡七,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然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别说兵刃尚未加身,就算架在脖子上,吾等亦当如此。”

“要学淇竹啊,古之君子,其内坚如竹,其外温如玉,虽有秋冬之凌,而不改其绿。”

伏湛的话语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世将至,一如秦末之时,这世道往后不缺霸主、王侯、将军,缺的是能保留往圣绝学之。听我讲完最后一堂课罢,倘若明就是秦火土坑,吾当慷慨赴之,而汝等则要带着我所授之学,保全命,以待太平。”

他的手指向弟子们:“届时,汝等,都是伏生”

一席话让弟子们血脉贲张,俯道:“诺!”

他们开始不管外马嘶鸣,各自回到座位,继续随着伏湛学《禹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念到这一句时,随着一阵嘈杂,全副武装的魏地牙兵悍然闯属正府,带路党蔡茂在前,而一身戎服的马援紧随其后,身边还跟着矮个子的黄长。

伏湛的弟子们战战兢兢地坐在位置上,这下兵戈当真要加身了么,而马援则踩着皮鞮,腰挂环刀步步朝他们的老师走去,来到伏湛案几前,刀刃猛地抽出!

“夫子!”

弟子们立刻起身,生怕老师被马援这粗鄙武夫所害,殉了道,但他们被马援的手下用兵器对着,又被迫坐了回去。

然而马援用刀尖挑起的,却只是伏湛的竹简,左手取了捧着,竟就这样介甲读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与儒生,刀剑与诗书,这真是诡异的一幕,弟子们糊涂,士卒也糊涂,唯独黄长猛地恍然大悟。

片刻后,马援挪开了目光,看向伏湛。

“恒、卫既従,大6既作……《书》不管读多少遍,都让受益匪浅啊,久闻伏惠公之名,敢问我说得对么?”

“将军所言不错。”从始至终,伏湛依然端坐在案几后,抬着一对大眼袋看向他,浑然没有畏惧。

“汉高皇帝年迈时也曾说过,吾遭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自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朝闻道,夕死可矣,将军读书,还不晚。”

马援摇:“伏惠公愿意教?”

“子曰:有教无类。”伏湛朝马援作揖:“只要有心向学,谁都能读《书》。”

“善,一言为定。”马援哈哈大笑,言罢竟收了刀,转身带着一众兵卒离去,还让他们带上了属正府的大门,又令黄长守好这里,勿让兵侵犯。

同行的门下吏和军官糊涂了,他们还以为是要跟着马建军来属正府兴师问罪,怎么却是虎蛇尾呢?

倒是黄长在那啧啧称,感觉这堂课,自己受益匪浅:“高,实在是高!”

先是那伏湛,你以为他木讷古板?无能确实是无能,但黄长仔细思索后,才现这是绝顶聪明的

“不战,是因为自知河内弱旅,难敌魏地强兵。”

“不降,是因为降官太多,他降了也不会得到太好礼遇。”

“不走,是因为新朝大势已败,河对岸赤眉肆虐,连老家都回不去,倒不如河内安全。”

“不死,是因为这一死,就成了给新莽殉葬,后势必为所污,死可没法辩解。”

“不和,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底气,蔡茂等早就将河内卖光了,你当他不知?”

“不守,是不希望产生流血,殃及百姓,蒙了恶名。”

伏湛散尽自己的俸禄给分给城内民众,加上他一贯怀柔的治郡手段,在河内心中地位很高。

再加上兵临城下还弦歌传书依旧的架势,这种形下,马援若敢伤他,肯定会被那数百弟子诛笔伐,同时大失民心,那么魏兵自称来“保护”河内,以及举着第五伦安民大将军旗号,效果就大打折扣。

于是马援就没法对伏湛动粗了,只能借着挑《书》而读的对话,替第五伦招揽伏湛,此是名宿大儒,在士林享誉颇高,若能给第五伦站台,做个装点倒也不错。

而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