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并州兵骑(2/3)

无法发挥匈的长处,只能派遣骑队绕着外围侦查,看看是否有机会找到薄弱之处冲进去,将被困住的胡汉兵救回来。

的优势是马队且驰且,需要良好的视野和光亮,乌达鞮侯不断望向东方,期待旭早点升起。

然而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乌达鞮侯身边经验老道的骑从却皱起眉来。

他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年长的匈遂跳下马,趴在地上附耳听了一会后,勃然色变。

它们来自东方,让地表微微震颤,让坐骑隐隐不安。

那是蹄声阵阵。

是千军万马!

而这时候,随着一阵阵惊呼,乌达鞮侯也能见到远处的来客了。

的是布在东面的百余骑匈斥候,他们正拼命加速,躲避追赶,对方来得太快太急,竟连回报都来不及。

而其身后,荒原上的尘土在疯狂沸腾,千马奔腾,轻骑催动,明明只有三千,却走出了万骑的气势来!

他们在三里开外停下了脚步,为首的耿弇勒马,将军身被玄色的甲胄,外裹赤红的绛袍,铁冑上缠着一抹黄巾,在新秦中,这是“第五营”的标志,看到它,就知道是自己来了。

耿弇拔出了手中的百炼环刀,高高举过顶,朝向西边,骑士们也纷纷照做,随着东方朝阳初升,三千把刀反,光耀夺目!

“今,便是我‘并州兵骑’的首战!”

……

并州兵骑主要募缘边郡县被匈、胡汉祸害得家亡的流民加,要求是身高七尺五寸以上,会骑马,步,臂力得好。

若在中原内郡,这样的百里挑一,可在上郡、西河边塞,十个男丁就却能找到一二

经过四个月加了马镫、高鞍的训练后,也好歹有点骑兵的模样。

而今奉耿弇之命最先发动冲锋的,则是一支名为“美稷少年”的骑从。他们数上百,皆是美稷县屠城后逃到上郡的,为首者就是当年骑竹马带着伴当骗并州牧郭伋果子吃的小家伙,如今长大成

美稷少年是耿弇麾下最勇锐的一批,所求只有两个:一是早收复故乡美稷县,二是能将战火引向朔方五原,乃至于匈腹地!

“过去骑竹马,如今骑真马!”

“他,骑母马!”

美稷少年们担当的是雁翎阵喙部的角色,至离敌阵数百步时,催动战马,开始加速!

而相较于并州兵骑,匈的战术,与一百年、两百年前相比,没有丝毫进步。

原上的敌,主要是乌桓,双方大规模战之法,一般是组织千骑为一批次,番冲击上前施,前队完一后横向移动,让出位置,次队再进。若敌遇箭溃,则直接冲将进去,用刀和短矛结束战斗。若敌,则反复驰,同时设法包围,下马步,一点点消耗。

但对于中国之骑如何打仗,几十年承平,匈已经快忘了。

左谷蠡王乌达鞮侯记得,曾经在郅支单于麾下,参与过西域战事的年长老说起过,汉骑作战,不喜欢驰,反而像羌那般,钟于近距离突触。

果不其然,今遭遇敌骑后,乌达鞮侯只见对面大旗轻轻摇动,先派出了千余骑,结成雁翎阵,至数百步左右时,非但不减速,反而加速向前!

乌达鞮侯也匆匆调度了两千骑上前阻拦,但对方直接顶着匈的箭雨冲过来,挺矛直刺!

首次实战,动作有些生疏,心颇为激,但唯独不缺勇气!

见敌甲胄良,立刻四散而开,但仍有规避不及,无数利刃瞬间了前排,使得只来得及了两箭的胡骑仰马翻。

而后排冲到的并州兵骑,所用则是环刀,挥舞着追逐散开的匈骑,近身缠斗在一起。

弓箭太近距离来不及施,只能抄起直刃与短矛锋。

数千骑在田野上奔跑践踏,大地在震动,使得尘土飞扬,与塞北的风尘汇拢一处,遮住了小半块天空。敌我在呐喊,马鸣声如同雷鸣,每个都奋力厮杀,或在马上相击,或失马后扭打在一起。

甲兵之利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匈渐落下风。并州兵骑势如竹的向前推进,两千匈象是被绞碎的杂,很快被分割开来,失去主的马儿到处跑……

这一天,匈终于回想起了曾一度被中国之所支配的恐怖。

乌达鞮侯诧异地看着这一幕,他也瞧出了些许门道:“这群中国之骑,为何看上去骑术和胡一样湛,竟能一边催动战马,一边熟练纵兵刃?”

要知道,即便是胡汉政权的兵卒,从小有机会骑马,也必须停下马匹,才能开弓弩,有些骑术不好的,甚至要紧紧抱着马脖子,才能不在飞速驰骋时掉下来,更别说在马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战术动作了。

似乎是马具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