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组织这波太稳了(1/2)
太空军总部,太空军高层如今正进行着一场会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场会议的内容,是关于柯伊伯带。
经过短短两个月的
锋,太空军从对敌
的陌生,再到如今的熟悉,他们对敌
的武力层次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欧洲舰队在冥王星附近打捞的那些
类尸体,有了新结果。”
会议上,一名
中将把投影仪打开,在大圆桌上投影出两具面孔一致却损伤不同的尸体,并讲解起来。
“这是两张同样的面孔,通过对比他们的基因后可以确定,他们是克隆
,可以大胆的推测,克隆技术已经被敌
应用在军事当中。”
会议上,一名高层靠着椅背,有些
疼的揉了揉额
。
“这就麻烦了,之前从脑子里发现脑
以及思想钢印,现在这些技术和克隆技术相结合,意味着敌
拥有无穷无尽的兵源,我们最担心的事
还是终究发生。”
类高层如此戒备克隆技术、脑
技术、思想钢印,并非是没有理由。
想象一下这些技术落到某一个野心家手里,这名野心家都不需要去蛊惑
心,只需要不断的制造克隆
,并给这些克隆
装上脑
,打上思想钢印,就可以得到一支维持其独裁统治的武装力量。
边上的军官神色平静的说,“无穷无尽的兵源什么都代表不了,在太空
类的力量会被无限
的缩小,克隆
也是要吃饭、喝水,炮弹也需要冶炼和铸造。”
“敌
应该也有类似太空农田、太空矿场的太空设施,找出来,将这些地方一一
坏,敌
会不攻自
。”
终究是
,克隆出来的也是
,
脆弱无比,
不吃饭就会死,
不喝水也会死,
没有氧气同样会窒息而死。
太空战场,无限数量且绝对服从的兵员,并不代表无限的战斗力。
这就是亚洲舰队、欧洲舰队一直在柯伊伯带搜寻的原因,他们找的不是敌方主力舰队,而是敌
在太空中的生存设施。
敌
并没有比
类更高的变革
技术,太空设施必然也要像他们一样,造的很大,质量也必须很大。
体积大,质量也大,这就意味着总体强度在下降,总体强度低意味着太空设施不可能承受过高的加速度,加速度过高对于它们来讲意味着散架解体。
听到太空农田、太空矿场,有一名军官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算了吧,我们的舰队连敌
的影子都没看到,有的只是陨石火力点,每一次的
战都意味着是一次消耗,敌
的舰队毫发无损,可我们的舰队却在不断累积损伤。”
两支舰队都搜寻了两个多月,至今除了陨石火力点外,连敌
的影子都看不到,更别谈什么敌
的太空设施。
高层之中,已经有
不太看好这种战略。
“损伤不是问题,只要不是一次
彻底丧失战斗力,工业舰队会在航行中将作战舰队维修完好,打持久战,我们挺不需要害怕。”
那名军官把能加速到光速百分之五的炮弹调阅出来,然后伸手示意。
“以前是这样没错,但现在敌
有这种将加速到光速百分之五的炮弹,与陨石火力点协同发动攻势的话,舰队防御起来会变得非常吃力,舰队现在已经出现损失。”
说完,军官随即又道,“我提议,搜寻战略的方针应该作出改变,继续这么放任下去,两支舰队全部战舰都葬送掉,也见不到敌
的影子。”
搜寻战略是建立在两支舰队没有损失的基础上,舰队出现了损失,那就不能再信任这种战略了。
因为哪怕战舰再多,也可以被敌
这种战术给消磨殆尽,他们并不知道敌
那种可以可以加速到光速百分之五的炮弹造了多少,更还没确定敌
的身份,冒然把希望寄托在搜寻战略上,非常的不理智。
这名军官向太空军高层们,提出了他的替换战略。
“敌
跟我们玩太空捉迷藏,那我们就稳扎稳打,在柯伊伯带建设军事基地,逐步拓展柯伊伯带中的占领区域,每座军事基地向周围一个天文单位内散布探测器,保守估计部署三位数的军事基地便可以实现对柯伊伯带的实时监控。”
中将微微皱眉,“固定靶很危险,这些基地会成为敌
重点遭到袭击的对象,可面对那种能够达到光速百分之五的炮弹,我们并没有很好的防御效果。”
在太空里,丧失机动能力,可就是个活靶子,关键是这个活靶子体积还很大,这意味着所有实弹类武器的有效距离会几何式的提升。
一般的实弹类,其实并不需要担心,可以通过激光进行拦截,可那种能达到光速百分之五速度的实体炮弹就比较致命了。
移动速度太快,如果敌
一次
大量发
这种炮弹,从多个角度同时进行打击,军事基地的激光恐怕很难全部拦截下来。
只要一枚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