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晋州乱象(1/3)
民众最容易被愚弄,这是千古颠扑不的真理,自古改朝换代,为首者几句谣言,几声煽动,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欣而景从,于是聚而成兵,攻城掠寨,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基本都是这样被推倒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老的话说出了大多数难民的心态。
他们的眼光看不了那么长远,什么“今上无道”,什么“弑兄杀弟”,这些事根本不是他们有兴趣关心这些事离他们太遥远,他们掺和不起也没兴趣掺和。
百姓最关心的事是什么?两个字,“衣”与“食”,无论怎样的年代,统治者能保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百姓就愿意认谁,谁当皇帝并不重要,你们大
物之间打出脑浆子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这就够了。
此刻李素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因为天灾的缘故,“衣”和“食”这两样,朝廷已无法及时满足百姓了,如此一来,有心在这些难民
群里煽动蛊惑几句,闹出民
的可能
很大,毕竟,因为天灾,百姓们最基本的需求已无法保证了,对百姓来说,这就是没了活路,既然没了活路,他们还有什么不敢
?
老没说错,逢遇灾年,
心惶惶,哪里谈得上“太平”二字?
李素见老脸色差,于是挥手命
捧上米粥,老
死活不肯喝,李素耐心相劝,又命
捧出
条让那汉子,婆姨和小孩先吃,直到三
吃饱了,李素和汉子
流相劝,好说歹说,老
才开始捧着米粥,一点一点地喝下去。
喝完米粥,老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许红润光彩,
和底气也足了。李素也不急,蹲在老
身前陪她东拉西扯,聊了好一阵无关紧要的家常,见老
的气色已恢复了红润健康,李素这才说到了正题。
“老家您说晋州有流言,这些流言都是什么
放出来的呢?”李素温和地笑道。
老摇
:“流言哪里查得到
啊,一传十。十传百,最后
尽皆知。我们也是顺耳一听,谁也不会查问究竟,说到底,我们农户
家关心的是肚子,流言这些虚妄的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
“那么,相信这些流言的多吗?”
老迟疑了一下,道:“怕是不少,老
一路走来,乡亲们怨言颇大。有的说官府不力,开春前没能提醒乡亲,说的最多的还是当今陛下无道,
出许多恶事,于是遭了天谴,连累乡亲遭殃”
老顿了顿,望向李素。讷讷道:“老
说得是不是太多了?敢问贵
,可是朝廷的权贵?”
李素笑道:“老家,以后有
传流言,您可别信了,陛下和朝廷不会不管百姓死活的,晚辈等正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出京北行
晋,代表朝廷赈济乡亲,帮乡亲们度此厄难。”
指了指身旁的李治,李素笑道:“老家您看,这位是陛下的皇九子,爵封晋王,别看年纪幼。他可是陛下的嫡子,陛下派他
晋赈济百姓,朝廷拨付的赈济粮
不
也将
晋州,老
家,朝廷可不会不管你们的。”
老和身后的汉子以及婆姨同时一愣,
顿时变得愈发局促紧张,没过多久,老
脸上却渐渐露出喜色,看了李治一眼,然后很快垂下
,颤巍巍地起身,道:“原来是真龙之子,请恕老
眼拙不识,老
给大贵
磕
”
老一家刚准备跪拜,李治急忙抢步上前托住老
的手臂,有些紧张地道:“您老
家万不是天灾,终究是朝廷和官府为百姓做得不够,我们有愧于百姓,该是我向您老
家赔礼才是。”
老连道不敢,
倒也比较镇定,身后的汉子和婆姨可就紧张了,不时地揉搓着衣角,紧张得手脚没处放,脸孔涨得通红,
不知所措。
李素估计再问也问不出究竟了,毕竟这一家只是寻常的难民,对晋州的事知道得并不多,于是命
取来一大袋粮食递给汉子,李治转
朝乌福一瞥,乌福很识相地掏出一块五两重的银饼。
将粮食和银饼递给老一家,李素叹道:“这点粮食和银饼,老
家请妥善收好,其实,此去长安并无必要,老
家试想,这一路如此多的受灾乡亲,就算您一家到了长安,数以十万计的乡亲聚于城下,若要找到能养家糊
的活计,比登天还难,长安不去也罢,若您信得过晋王殿下,信得过晚辈,不妨转晋州,耐心等上一些时
,看看晋王殿下和晚辈如何施为有没有辜负百姓,有没有饿死百姓,老
家,您信得过我们吗?”
老愣了很久,
颇为犹豫,抬
再望向李素时,浑浊的眼里露出了一抹坚定,但她却并未直接答李素,而是转过
看着自己的儿子,道:“孩子,你是当家的,贵
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怎么说?”
汉子倒是个痛快,闻言道:“娘,儿子觉得贵
说的有理,这一路上流言不少,各有各的说法,咱们别信这个,眼前这两位贵
是朝廷出来的,而且还有皇帝陛下的亲儿子,他们说的话,儿子觉得能信,您说呢?”
老点点
,道:“好,那咱们就晋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