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自乱阵脚(2/4)
看着不大,但实权不小,权力几乎等于大都督了,当然,权力再大,兵马是绝对不能随意调动的,这次李治调动兵马是因为李世民事先便给了调兵的旨意,李绩是依旨行事。
见了面,闲话也寒暄过了,李素指天誓回长安后给李伯伯送两大车烈酒,而且当着程家的面送,李绩顿觉有了面子,于是平息了怨气,心满意足地被李素迎进了县衙。
坐进县衙后院,李绩的脸色严肃起来,这个时候要说正事了。
“说说吧,怎么个章程,老夫刚领兵至此,两眼一抹黑,晋阳到底出了多大的事,值得调动并州两万兵马?”
李绩捋须扭望向李素,
严肃道:“李家娃子,兵马调动非同小可,你若小题大做,回到长安怕是罪责难逃,你可要拿出个充分的理由让老夫信服,老夫才好说话,若是一些
毛蒜皮的理由动了
戈……”
李绩说着恻恻一笑:“……不等朝堂令官难,老夫今就把你吊城楼上抽废了。”
李素急忙道:“小子自有理由的,李伯伯您懂小子,小子不是不知轻重的。”
李绩大马金刀地一挥手:“细细道来!”
李素当即从晋州到晋阳这一路所见所闻详细说了出来,由始至末,事无巨细,包括个对晋阳局势的预测和担忧,都说得非常中肯客观。
说了整整一个时辰,李素这才把整件事代清楚,李绩的脸色却越听越凝重,待李素说完后,李绩捋须点了点
,道:“照你这么说,晋阳如今已在一触即的边缘,前两
山上忽然冒出
民屠掠村庄便是预兆,嗯,
势危急,确实该调兵了……”
李素叹了气,道:“如今晋阳全
了,小子从晋州调来了粮
,要安抚百姓,粮
自是不缺的,至少对付三四个月不成问题,但小子这些
在晋阳,却渐渐觉有些东西比粮
更重要,幕后那
必然也囤积了大量的粮
,所以灾民不一定非得靠官府赈济才能活下去,官府能给他们的东西,幕后之
也给得起,甚至比官府给的更好,至少官府就不可能拿香
的米饭和面饼来赈灾……”
李绩哼了一声,道:“幕后之那是赈灾么?分明是用这些粮食换灾民给他们卖命!几顿米饭便动摇了我大唐的社稷,欲图窃取江山,呵呵,倒是打的一肚子好主意。”
扭瞪着李素,李绩道:“小娃子,你有什么
绪没?”
李素苦笑道:“若说绪,小子自然有些想法的,只不过……此事重大,只消踏错一步便可能酿成大祸,小子如今竟有些缩手缩脚,不敢施为了。”
李绩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难得这个年纪,居然有老成谋国之心,小娃子当初在西州闯下的偌大名,看来不是虚妄所得。小心谨慎是对的,晋阳之
,其祸不在
民,而在那幕后之
,欲平其
,杀
民不仅无济于事,还会惹出更大的祸端……小娃子,老夫是领兵之
,陛下的旨意上说以晋王殿下和你为主,眼下
势紧急,你可拿得出章程?”
李素想了想,道:“先,并州兵马虽至,但不可随意平,尤其不能拿
民开刀,免得落
实,引
诟病,但是兵马既至,便须做出黑云压城的姿态,否则不足以震慑宵小,所以,小子想请李伯伯下令,并州兵马向晋阳城方向继续推进二十里,然后驻扎,并且摆出整军备战的态势……”
李绩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然后呢?”
李素笑道:“然后,我们就不必急了,等着对方先阵脚,并州这两万兵马是我们的重要砝码,两万府兵对对方来说是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必然打
了他们的某些部署,或许他们以前的谋划是天衣无缝的,但因为并州的两万兵马压境,他们或许因为慌
,或许因为恐惧,那些天衣无缝的部署难免出现漏
,小子等的就是这个漏
。”
李绩点道:“是个法子,只不过,就算他们出了纰漏,你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李素笑道:“眼下晋阳是这个样子,虽说有点,但也不至于太
,官府与
民之间其实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短暂的平衡局面,如果今
之后,突然生了某件不同寻常的事,这件事的
质足以打
这个平衡,那么,这件事就是他们的漏
,顺着这件事往里面挖,挖到谁就是谁,更何况,李伯伯领兵到来之前,小子心中多少已有了一点模糊的猜测,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数
之内,这些模糊和大致的东西,大约会慢慢清晰的。”
李绩大笑:“好个狡猾的小娃子,原来存了守株待兔的心思,这法子确实不错,不杀民也好,免得朝中那些碎嘴子的令官罗嗦,小子倒是顾得周全。”
李素笑道:“兵法云:‘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动’,就是这个道理,小子也是拾前
牙慧罢了。”
李绩笑声顿敛,皱眉道:“‘敌若动,我动’是哪本兵法书上写的?简直狗
不通,八道便罢,莫扯什么兵法,小心老夫抽你。”
李素眨眼:“或许是《孙子兵法番外篇》?小子也记不太清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