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亲启程(1/4)
平淡而懒惰的新年元旦,太平村里一片太平,作为庄子里最大的地主和最有出息的年轻,李素在年前便领着部曲们载着满车的年礼,挨家挨户给乡亲送礼。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关中的脾气硬,通常不接受平白无故的礼物,幸好李素还没恢复官爵,此时的他只是一介平民白身,而且在村里乡亲眼里仍是小辈,送礼倒也勉强顺利,一通叔叔伯伯喊下来,几大车年礼很快送完,送的都是实用的东西,绿菜,
,麦面,还有几尺粗布等等。
到了元旦夜里,太平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算是过了一个殷实的新年。
送完了年礼,李素和许明珠一同到老娘的坟上祭拜了一一下,给老娘的坟除了
,夫妻二
跪拜喃喃念叨了一些话,这才回了家。
回到家后,李素彻底瘫倒在暖融融的屋子里不动弹了,连吃饭都恨不得让许明珠一喂他,如同全身瘫痪的病
似的过了四五天,某天中午起床,李素忽然悲伤的发现……自己胖了!
这个事实令李素惊出一冷汗,想象一下二十多岁的年轻
长着双下
,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指点江山吆五喝六,那画面实在太瞎眼睛……
忧心不已的李素急忙找到郑小楼,请求习武强身,立志成为一代高手,从此行走江湖,锄强扶弱惩恶扬善云云,无奈高冷的郑小楼一眼看出这位侯爷真正的意图其实只是出汗减肥,于是非常冷酷地拒绝了李素的要求,认为李素在亵渎他的一身高绝武功,李素气急败坏,拿扣发奖金威胁郑小楼也无济于事,李素只好悻悻放弃,转身找到了方老五。
方老五是厚道,尤其是对李素非常感恩,李素但有所求,方老五有求必应,当即便拍了胸脯,保证将李素练成一代大侠,并强烈要求侯爷
后行走江湖时一定要带上他,好为侯爷牵马坠镫兼压阵助威,李素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跟着方老五学起了功夫。
可惜的是,方老五一身的本事都是沙场杀敌的真功夫,招式虽实用,但架子并不好看,练的是力气和反应,再加上几个固定的攻防动作,然后便只剩下抡着横刀疯子似的左劈右砍,李素耐着子练了两天后终于发觉……这套功夫的招式很不好看,自己如此这般丰俊逸的翩翩美少年练这个,简直就像绝色青楼名
当着恩客的面抠鼻屎一样难看,于是李素练功夫的第三天便断然宣布自己已经出师,可以下山行侠仗义了。
方老五欲言又止,但见李素无比坚定的模样,终于同意他确实出师了,可以祸害别了。
练了两天功夫的李素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力大无穷,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唯一的遗憾是……减肥效果不明显。
想想自己前几天还在嘲笑魏王李泰那个死胖子,结果现世报来得如此猝不及防,李素忧愁得两顿没吃饭,然后……发现自己瘦了。
****************************************************************
留在长安大半年,禄东赞终于准备启程回吐蕃了。
李世民重新册封了一位文成公主,很巧的是,这位新封的文成公主也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儿,这位
儿甚至是自告奋勇主动请求出嫁吐蕃松赞
布。
具体的原因很复杂,江夏王府看似欢乐和祥,实则暗汹涌,宅门大了,争斗自然多了,妾室与妾室,妾室与侍
丫鬟,管家与杂役等等,里面的
际关系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混
江湖,这位自告奋勇请求出嫁吐蕃的庶出
儿之所以做这个决定,大抵也是宅门内争斗过后的约定俗成的结果,换来的条件无非是妾室娘亲在王府的地位能拔高一点,自己得了这个公主的封号,将来儿子的地位不至于低下,从此这个庶出的
儿也不必在王府过那种处处被嫡出子
欺辱的
子。
挺好的,算是无奈之下的皆大欢喜.
三省六部已将陪嫁吐蕃的嫁妆准备妥当,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大唐下了大力气,嫁妆也是皇室嫁的最高规格。
一大清早,长安城延平门外,车队浩浩一望无际,牛车马车上满载大唐的各色特产,从丝绸绫罗到佛书经卷,从
美瓷器到佛像卜筮,满满当当装了数百辆大车,不仅是嫁妆,送嫁的队伍也异常庞大,这是嫁妆里的重
戏,而且是李素的手笔。
禄东赞启程前,李素特意又进了一次太极宫,在甘露殿内与李世民密谈了两个多时辰,李素出宫后,太极宫内马上传出了圣旨,指令三省六部网罗长安城各大寺庙的和尚以及专门建盖庙宇的工匠,随同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和尚传播佛法信仰,工匠建盖华丽的庙宇楼阁,如今的吐蕃境内信奉的是苯教,大抵是糅合了天竺佛教和本地巫教的义而成的一种颇为古怪的教派,所以吐蕃
对佛教并不排斥,反而非常欢迎,包括赞普松赞
布在内的吐蕃贵族,对佛教都甚为推崇,如今大唐派遣如此多的和尚和工匠,为吐蕃传播佛法教义,建盖庙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