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艰苦行军(2/4)
还望子正贤弟不吝才思,为父皇出谋划策,鼎定辽东,剿平高丽贼子。”
李素点:“遵魏王殿下之令,臣定当尽力而为。”
或许场面话说得无聊了,李泰左右环视一圈,拨动马凑近李素,轻声道:“子正贤弟,失鹿未死,泰仍有一逐之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久闻子正贤弟智冠天下,泰不自量力,倒想称量一番。”
李素笑了,他也很讨厌说场面话,不得不说,尽管眼前这个胖子是自己的敌,他却仍觉得这个胖子很可
。
“臣也想称量一下魏王殿下的尽量,殿下可莫让臣失望噢……”
李泰脸上的笑容将眼睛挤成了两条狭小的线,笑得比李素更灿烂。
“如此甚好,子正贤弟,这一次,泰不会留手了……”
李素嗤笑:“说得好像你以前留过手似的……”
李泰:“…………”
漫长的行军不知不觉一个月,大军行至太原,李世民下令大军驻扎休整三,然后领着随军的文臣武将们进了太原行宫。
太原是李家龙兴之地,行宫内供奉着李家列祖列宗,李世民领群臣拜祭祖先,并祈福此战功成,随后并非住在行宫内,而是住在了中军帅帐中,当然,作为皇帝兼主帅,该有的场面必不可少,比如偶尔钻进将士们的营房,与将士们同吃同喝,顺便闲话家常,力图树立一个兵如子同甘共苦的主帅形象,意料之中的是,将士们果然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令冷眼旁观的李素
不自禁感叹这根本是一个不需要演技的时代……
三后,大军继续启程,向北而去。
李素躲来躲去,躲了一个多月,终于令李世民不爽了。于是派将李素从遥远的后军中拎进了帅帐。
“躲啥?怕朕吃了你吗?”帅帐内,李世民不满地瞪着他。
“臣碧血丹心,默默为陛下督运后军粮……”李素弱弱地解释。
“话!粮
自有督运官
心,与你何
?你就是躲着朕,伴君如伴虎,你以为朕是昏君,动辄杀臣子不成?”李世民一语道
李素的小心思。
“不敢不敢,臣绝未如此想过,陛下是千古以来最圣明的帝王……”
李世民盘腿坐了下来,哼了一声,道:“少糊弄朕,你既已随朕出征,理当恪守职司,随侍朕的左右,为朕分忧,用不着你跑到后面盯什么粮,那不是你该
心的事,知道吗?”
李素连连点:“臣自小家境贫寒,实在是饿怕了,所以对粮
分外上心,实在是
不自禁……”
李世民敲了敲面前矮小的桌案,冷冷道:“再在朕面前装疯卖傻,莫怪朕军法从事,拉出去先打二十军棍再说。”
李素立马闭嘴。
二十军棍看似不多,若真挨上了,这辈子恐怕跟诸葛亮一样被推着
椅走了……
帅帐不大,帐中点着一堆篝火,微微带着湿气的松木在火光中不时发出噼啪声。
李世民的后方挂着一张硕大的缝制起来的羊皮地图,地图上画得很简陋,没有海拔线,没有山峦起伏,仅只一个又一个圆圈勾出的城池,和一条条弯弯曲曲的道路,地图的东面,“辽东”二字尤为显眼。
李世民叹了气,指着地图上的圆圈,道:“行军一个月方至太原,有点慢了,前方的幽州,蓟州,再到营州,少说近千里路程,如此下去,怕是要走到明年开春才能与高丽贼子开战啊……”
李素苦笑道:“臣知陛下之忧,可这事臣实在无法为陛下分忧,大军远征,总归要一步一个脚印,路途遥远耗时是无法避免的……”
李世民盯着地图,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沉思片刻,忽然道:“子正可知汉将骠骑将军霍去病乎?”
李素皱了皱眉,道:“臣知道,但臣建议陛下千万莫效仿霍去病之举。”
李世民笑了:“子正知朕的心思?”
李素道:“霍去病之所以能够敌后,来去如风,行踪难觅,一则是因为所率部将
数不多,仅八百骑,所以在指挥上能做到如臂指使,得心应手,所行所止无所顾忌,二则,匈
位处
原,所经皆为开阔地带,适合骑兵疾驰,故而突
与撤离皆如
无
之境,三则,匈
以部落为聚,放牧为生,部落与部落之间相隔甚远,不可呼应,适合小
骑兵各个击
,有了这三个条件,霍去病所部
敌后,粮
全靠屠戮部落后劫掠自取,方能成就其千古不朽之功业……”
“……然而高句丽其国却与汉时的匈完全不同,他们不分部落,与大唐一样以城池为聚,其国版图甚小,高丽
骁勇好斗,奋不顾死,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效霍去病之战术,
多则指挥迟滞,
少则如飞蛾扑火,更何况我们要征服的不是平坦开阔的
原上的某个部落,而是一个个城高墙固的城池,派一支骑兵先行,唯一的优点只是速度快,到了高丽的城池下,不客气的说,只有死路一条……”
李素说了半晌,越说越着急,李世民却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