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贬谪(2/2)
十月正是一年最有钱的时候,要是等到明年春夏,钱都花的差不多了,魏成这话就不敢这么说了。
赵匡胤点了点
,向回走了两步,又道:“给襄阳刺史蔡令
拨钱五万贯,命其修葺节度使府,再拨钱五万贯,与皇子开拨。
另,明春由皇子德昭负责在襄阳组建新军,一应开销,由户部开销。”
魏成起身领命,又问:“不知新军按多少
手组建,臣也好事先预备钱粮军服。”
“一万
。”
“喏。”
现在,所有
都又疑惑了起来。搞不清赵匡胤心里在想什么。
如果说喜欢这个皇子,为什么要让他去那么远?远离中枢。
如果说不喜欢这个皇子,为什么现在的安排又面面俱到,生怕他在哪里过的不好?
见赵匡胤已经安排妥当,显然是早有定策,这个时候也没有
反对了。
只是所有
都已经拿定了主意,下朝之后要打听一二。
实际上,赵德昭只跟他说六千
,其中有三千
是战斗部队,另三千
是测量部队。
因为要求
识字,最起码有点基础,所以这六千
,还不一定能招的齐。
不过再艰难都要开展起来,特别是测量部队,如果招不齐,就只能教战斗部队测量。
在明朝的时候,赵德昭一开始搞幼军,从小打小闹,到最后成为新军的培训基地,是走了弯路的。
比如一开始几年都只有几十
的规模,还比如他异想天开想搞什么特种兵,最后证明了错误。
这一世就不会了,如今的大宋不是不需要特种兵,但是更需要地图兵。
地图测绘绝对是古代最大的黑科技,而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修路架桥,还是救援救灾,地图的作用都无比巨大。
但是呢,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合格的地图测绘
员。
当然,在不仅仅是在东方,就连西方,在十八世纪之前,也都是比例失真,完全靠地方
员才能辨别的地图。
前世在大明的一百多年间,一直到赵德昭去世的时候,地图测绘
员,地形测绘
员依旧是最欠缺技术
员。
因为这个地球太大了,需要测绘的地方太多了。
在保证了基本的安全和武力,技术领先之后,这项任务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终于下朝了,赵匡胤寡然无味地喝了一碗粥,馒
都没有动。“韩都指挥使去东宫还没有回来?”
“没有。”
“圣旨可曾传到?二哥儿是啥反应?”
传旨的内侍尤宝川躬身回道:“圣旨传到,二哥儿表现的很平静。”
赵匡胤疑惑问道:“很平静?”
尤宝川大惊,腰弯的更低了。“是很平静,只有一点……愤慨。”
这才是正确的反应嘛,得到了神仙传授,自然聪慧过
。要是表现的平静,那就太假了。
“今
常朝押后,要见的
也延迟到明
接见,现在去东宫。”
“官家,二哥儿昨
还说进宫陪你午膳,四只熊掌可都给你送进宫了。”
赵匡胤这个时候哪有心思想熊掌。“把熊掌安排到东宫来做,午时顺便把几个小的也都接到东宫。”
孟宽使了眼色,立即有
下去安排,而他赶紧帮赵匡胤收拾了行装,就吩咐摆驾。
因为距离很近,每次赵匡胤都是步行,倒也方便。
一进东宫大门,赵匡胤就看到了没有当值的禁军都围在了东宫主殿偏殿门
,看见赵匡胤过来,连忙纷纷行礼。
这一行礼,也惊动了屋内的
,一下子出来几十
,这
还不少。
“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没那么多讲道,这是在
啥?”
与赵德昭并肩迎出来的韩重赟说道:“昨夜二哥儿给这些后辈讲学,今
臣与二哥也就这本书进行磋磨,吸引了他们旁听。”
赵匡胤道:“今早我就随意瞟了一眼,把这本书拿过来我再瞧瞧。”
赵德昭躬身应是,听赵匡胤问道:“可有不满?”
其他
等皆不敢吭声,却听赵德昭说道:“孩儿早就有心出去闯闯,此事正如我意。”
赵匡胤笑了笑,这个态度还可以,比他开始预想的反应层次还要更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