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会算计的柳承恩(1/2)
柳承恩多
明一个
呀,这等好事,可以惠及百姓,可是功劳却不能都算在自己
上,否则,容易招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所以,柳承恩不仅当着众百姓的面儿说了,还特意张贴出了告示,说皇上特意从国库里拨了银两过来,而且一再叮嘱,但凡是为我大兴朝尽力之
,我们大兴的皇帝陛下是绝对不会忘了他的!
如此一来,就把百姓们的感激,转嫁了一大部分到皇上身上。
这也等于是变相地把功劳让出去了。
北安州没有皇上的探子吗?
怎么可能!
都不需要柳承恩再上折子,皇上都已经知道了平县发生的事。
“七十二座新宅院,柳卿还真是大手笔呀!”
德宝没敢说话,这回柳大
办的这事儿,他也看不明白了。
等到柳承恩的折子送上来,皇上的脸色才格外地凝重了。
沉默许久,直到茶都凉了,德宝差
将茶端下,又沏了新茶上来,皇上似乎是才回过神来。
“这个柳承恩,倒真是一个为百姓所想的好官!这酒坊迄今赚了大笔的银子,而柳承恩则是直接用这笔银子建成了宅院,然后再以低价卖给这些普通的百姓。朕原本以为柳承恩这次亏大了,可是没想到,这帐薄送来
,到是朕错了。”
德宝听得心里直咯噔,这皇上认错,可不是什么好事呀。
“德宝,你也看看吧。”
“是,皇上。”
德宝看完之后,也是十分不解。
“皇上,这,这怎么成本会这么低呢?”
皇上轻笑,“柳卿聪明呀。直接找到了当地的采石场,送他们送上好的石板过去,因为量大,这价格自然也就压下去了,这青砖和瓦片也都是一样,量越大,这商家越是高兴,价格也便谈地低。而柳卿又根据平县的实际
况,所以不给铜板,只是一句饭管饱,就省了大笔的工钱。”
德宝愣了愣,“可这粮食也是钱呐!”
“哈哈,这你就不懂了。粗粮细粮混着用,能让
吃饱就成。而且他在折子上也写明了,靠山吃山,那
都是从山上猎来的,不要钱,弄几
大锅,用一些山货野菜直接煮汤,再配上一些
粮便齐了。在乡下,粗粮不值钱。”
德宝呆了呆,他也是
一回听说,还能这样
作的。
“这位柳大
,也真是神了!”
“更神的还在后
呢,他均算下来,这些宅院他卖出九两银子一套,还能净赚二两。就算是有些
给不了现银,可这欠条或者是契约也都是银子。他都写明白了,等明年天暖了,再让衙门里支出一部分开销,然后在平县修路。你说,这个柳承恩的算盘是不是打地响?”
德宝跟在皇上身边多年,也听出来了,皇上这是高兴,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位柳大
。
“皇上,这不管怎么说,也是给朝廷减轻了负担,老
也不知道理解地对不对,总之,就是比直接伸手管皇上要银子的大
要有本事。”
皇上闻言大笑,“好!德宝说的好!”
德宝连忙低
笑道,“哟,老
今儿也是沾了柳大
的光,能得皇上一通夸奖呢。”
“你说的不错呀,这个柳卿的确是比那些只知道管朕要银子的
强多了!那些个
,总以为自己空有抱负却施展不开,也不想想,根本就是他们自己没动脑子,没本事!”
“是,皇上说的是。”
最让皇上高兴的,当然不仅仅是柳承恩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
而是柳承恩不管是在跟下属官员
谈时,还是跟百姓们对话时,都会提及了皇恩浩
,甚至还专门出了告示,提醒当地的官民们,一定要感激皇上,叩谢皇恩!
什么叫会办事?
这才叫会办事呀!
皇上叹了
气,可惜了,满朝文武,能这么通透的,也就只有一个柳承恩。
既能解了百姓之苦,又能让他这个皇上仁慈的贤名传遍整个北安州。
这柳承恩去了北安州才多久?
现在北安州的百姓们还有几个记得这里曾经是肃王的封地?

都只知道感念皇恩了。
当然,目前的这些效果,显然还不够。
毕竟,才刚刚起步,而且,柳承恩想要帮助整个北安州的百姓们过上安稳
子,还得再努力。
不过,现在收效明显,至少,今年冬,北安州不会再有大批冻死的百姓了。
“皇上,老
不明白,按这上面所写,这里
有三十二套宅院可是只收三两银子的,这柳大
还能赚着钱?”
“哈哈,这也正是柳承恩
明之处呀。这三十二套宅院要么是给了在边关立过功,打过仗的老兵,要么是给了一些家贫仍然不忘读书的寒门。他这是在给朕收服民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