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暖棚里真是啥都能种(1/2)
大冬天里的还能寻摸出一窝兔子来,这白家也是有心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且笼子里另外关着的两只野
还真地是好看,尾
长长的,五颜六色,倒像是传说中的凤尾了。
“行了,这些活物都养到我那里吧,待川宝和元宝下了课,再让他们过来看个稀罕。”
“是,夫
。”
玩物丧志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对于一些赏玩
的东西,苏锦绣一直都很注意着把握分寸。
不能让两个孩子沉迷其中,影响了课业。
当然,就算是让他们与这几只小动物一起玩一会,也得让他们有所得。
不能白白地看个热闹!
这不嘛,两大两小四个小
儿站在笼子前,就开始叽叽喳喳了。
因为苏锦绣给他们布置了功课,得弄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习
,能不能养得活它们的天敌是什么等等。
总之,用柳承恩的话说,就是要让他们充分地接触大自然,了解这世间万物生存之道。
当然,年龄太小,能了解多少算多少吧。
无意识间,苏锦绣竟然给孩子们开了一门叫‘自然’的课。
玉容膏是在八月开始出现在市面上的,所以中秋节的时候就没有拿分红过来。
如今也是五个月了,说实话,苏锦绣还真地是很好奇到底赚了多少银子呢。
苏灵将那个小箱子给摆到了软榻的小几上便出去了,还十分识趣地关了门。
苏锦绣无奈地笑了笑,这丫
是越来越机灵了。
将小箱子打开,最上面一层是金闪闪的大元宝,总共摆了两列,共十个。
苏锦绣拿了一个在手里,沉甸甸的,应该是二十两一个的金元宝。
想着苏灵抱着这小箱子进来的时候,也没看出她多费力气来。
大兴朝一金抵十银,也就是说这里二百两的金子,抵两千两的银子。
苏锦绣将下面的托盘一并取出,下面的则是一些银票,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匣子。
苏锦绣先数了数银票,竟然有两千四百两,再加上了底下的一些小银元宝,她这五个月分的四成利,差不多就是有四千五百两了。
将小匣子取出,打开一瞧,竟是一套做工
美的首饰。
两支簪子,一支步摇,还有一对耳环,一条项链外加一对手镯。
倒是难为他了,将这些东西都挤在了这小匣子里
。
看得出来,这算是白家给的孝敬了。
这就是官和商的区别。
哪怕苏锦绣什么也不做,光是北安州上赶着来讨好她的一应夫
小姐们,那就是络绎不绝的。
若是两方没有联手,苏锦绣也不愿意收他这东西。
既然是合作嘛,那她就却之不恭了。
当然,苏锦绣思索之后,还是让
给白家也送了一份回礼。
苏锦绣将金银都放好了,想着快过年了,便又把春桃叫过来了。
“这是二十两的金元宝,你去钱庄换了一两一个的小元宝出来,这是一百两的银票,换成五两一个的小元宝。另外这个十两的银子,全部分都换成了铜钱。”
“是,夫
。”
春桃跟在苏锦绣身边久了,也知道这是过年要给大家发压岁钱了,喜滋滋地便出门了。
先前苏锦绣和丁夫
商议着,便找了周阮和李夫
几
,又联合了许氏,她们都是让府中的下
帮忙做出来了不少的棉被和棉袍,用的是旧棉和一些粗布。
再后来做鞋子和帽子用的,不是碎布便是一些旧布。
如今这棉花还没有用完,余下的也不多了,苏锦绣估摸着应该能撑过去了,便将这些东西都
了库,好生保管着,这东西,只要她在北安州,怕是就得多备着了。
棉花有一大部分是从太原府那里采买的,太原府种棉花的农
还多一些,所以从那里采购旧棉,相对容易一些。
这会儿冬天还没过去呢,苏锦绣已经琢磨着,明年得在永州府也多采买一些了。
他们这里太冷,一年只种一季的庄稼,又没有冬小麦,所以哪里还有闲地来种棉花?
就算是种了,这收成也不行。
北安州冬天冷,同样的夏天也不热,他们试种过棉花,根本不成。
所以,这棉花就只能是靠着从外
采买了。
苏锦绣突然想到了永州府和太原府好像都挺缺药材的,倒是可以跟柳承恩提一提,若是能互利互惠,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柳承恩的一颗心一直在这儿吊着呢。
这都要过年了,皇上怎么也不想着把
接回去?
这是不打算见小殿下了?
这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