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开始找麻烦了(1/2)
子一如往常地过,柳承恩既然是要在北安州推广基本的教育,自然就要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关于如何鼓励百姓们读书的措施,柳承恩也是想了一条又一条。
可是第二天醒来,又被他一条接一条地划掉。
太难了。
他意识里的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根本就不可能推行。
此时的他,无比清醒地认识到,想要让百姓们过上好
子,想要让百姓们都读书习字,这一切都离不开钱。
他们北安州现在虽然比以前富裕了一些,可也仅仅只是一些。
这几年用于一些基础设施上的银钱那一直都是没停过的。
修路修桥修防护,哪里不要银子?
算了,慢慢来吧。
至少,这两年的努力,已经让百姓们知道了多读书的好处,想想这一连几期房子,可是都有优秀的寒门学子免费得了一套呢。
再后面,还会有。
就算是以后不给房子了,其它的好处也还是有的。
这就是变相地在鼓励着大兴的男子们多读书,好为国家效力。
在柳承恩的推动下,又定下了每年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节
底下各县都要办一个赛试。
按学生身份以及年龄的不同,进行比试。
最终夺魁者,就会得到官府的奖赏。
至于奖品么,到时候再说,不急于一时公布。
大兴山脉,连绵不绝,数不尽的山峰峻岭,为北安州的百姓们提供了不少的天然好物。
当然,山林里
也是不乏凶兽,危险重重。
北安州与辽东府
界的地方,
兴盛一些。
许是自古辽东府便比北安州富裕,所以辽东府的
,是北安州的两倍不止。
辽东府临海,
通更便利一些,同时,这个地界的产出也比北安州更丰富。
先前那位闻家二公子出事的时候,便请了辽东府的一位官员过来调停,正是吴家的
。
再之后,闻家的事
闹大,延陵方面也被皇上下旨严查,最终,将延陵大大小小的官员处置了二十多
,这其中,受损最大的除了闻家,便是吴家了。
也因此,吴家的
算是把柳承恩给恨上了。
下旨严查的是皇上,去办这件差事的是大理寺少卿和刑部尚书,他们不敢怪罪这二
,就把所有的怨气都冲着柳承恩撒了。
这不是嘛,原本他们北安州的盐都是从辽东府运来的,就近取材嘛,而且这对辽东府也有好处。
可是今年却受到了阻挠。
因为辽东府那边的盐官说盐的产量低,先紧着辽东府以及其它几个周边的州府们,最后,才能
得到北安州。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柳承恩大概就猜到了是有
在搞事。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那位吴大
了。
柳承恩摇摇
,如此幼稚的事
,他也能做得出来?
身处官场,却如此儿戏,着实令
厌恶!
可是这种事
,柳承恩能上奏吗?
当然能,可是上奏之后换来的一定不是皇上的安慰或者是张阁老对他的同
,只会骂他一句没用的东西!
所以,这等小事,还是自己解决吧。
隔了两
,户曹又过来了。
“大
,下官已经确认过了,辽东府那边不做
哪,这是硬
着我们多出银子呢!”
柳承恩能不知道这个吗?
听到辽东府说盐紧张的时候,他就料到了会是如此。
没有
会跟钱过不去。
而吴大
折腾他,无非就是想要从北安州多得些好处罢了。
柳承恩轻哼一声,他才没那么蠢!
北安州哪就那么富裕了?
现在他还缺银子呢。
“咱们的储备盐怎么样?”
“大
英明,就咱们现在储备的官盐,可以保证百姓们一年的用量。”
盐不比粮食,这东西一小罐子就够一大家子吃一个月的了。
所以,去年出了闻二公子的事后,苏锦绣察觉到这是一个商机,便让
大量地从辽东府购盐了。
防的就是辽东府这一手。
盐引的确是有限额的,可是不代表了私底下是不能通融的。
比如说,这盐引上写的是二百斤官盐,可是实际上在运的时候,盐场那边也会愿意卖个
,多给对方一些,同时,也给自己捞些好处。
不仅如此,苏孝还打通了辽东府的某个关节,从盐场里运出来了不少盐。
通俗一些说,就是走私。
没有盐引,而且没有在盐场的帐上走,所以是不可能以正常的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