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要不要请示一下老师?(1/2)

甘州这里的鱼塘工程进展地还算是顺利,只是卫宁府就不行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正如先前王录事所说,那卫宁府知府是谢大儒的门生,如今又有谢阔在中间捣,所以卫宁府鱼塘的进度并不理想。

事实上,若非是有安西都护府的盯着,那位知府大是压根儿不想管的。

如果不是因为力和财力有限,柳承恩是想着直接建一座水库出来的。

若是有了水库,还怕什么老天爷?

可柳承恩也清楚,对于甘州和卫宁府这样的地方来说,即便是有水库,也只是起到可以缓解的作用。

归根结底,这里还是要种植一些抗旱的农作物才是正经。

否则,就算是有大水库,如果真赶上了三年大旱,那也一样没辙!

这场雨下地不大,而鱼塘当时的选址就是在村子,或者是镇子上地势最低的位置,所以雨水收集起来的还是很快的。

饶是如此,可是塘里的水尚不足半塘。

柳承恩叹了气,也罢,总比不下雨要好吧。

这场雨多少还是可以缓解一下地里的灾

至少,地不再是的了。

柳承恩对于甘州这边的效果还算是满意,可是到了卫宁府一看,当即大怒。

知府虽然是谢大儒的门生,可是官职到底是在这里摆着的。

因为卫宁府在大兴朝算是一个中下等,所以卫宁府的知府的官职并不高,正五品。

和甘州的知州是一个品级。

只是卫宁府比甘州在占地范围上要稍微大一些,所以历任的知府都是自视高一等的。

当然,也仅限于在西边。

知府被柳承恩骂了一个狗血,然后怒斥他务必在十内将所有的引水沟渠弄好,并且平时也要安排负责清理和维护。

如果下次来再发现有什么不合章程的地方,那这个知府也别做了!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身为安西都护府的长史,柳承恩还真有这个权利。

大兴朝的长史类官员,还是握有实权的。

不管是亲王府的长史,还是都护府的长史,那是绝对地可以控底下命运的。

要怪,就怪这位知府太自以为是了。

总以为有谢家做靠山,行事便肆无忌惮了。

孰不知治理甘州和卫宁府这两地,那是去年就被上报到了御前的。

可以说皇上虽然不在此处,可是这里的关于民生的政令告示,皇上那可是一清二楚的。

当天晚上,柳承恩就被气得发了好大一通火,晚饭也没吃。

李幕是跟着柳承恩一起去的。

因为年纪小,又是故意穿的粗布衣裳,所以没有会认为他就是那位从京城发配出来的小殿下。

清川带着他退出来,又叮嘱小厮再去灶上给煨一碗粥,一会儿给大送进去。

“元宝,怎么回事?”

“别提了。老师弄的鱼塘的计划,甘州这边一切都是处置地极为妥当,而且老师昨出去巡视,对于甘州的种种表现也都很满意,咱们都知道,这修建鱼塘的本意也就是为了蓄水,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今去了卫宁府,那发现那里的鱼塘虽然挖好了,可是引水沟渠却无看顾,有的都堵了。所以老师才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清川这才明白了事的始末。

“当初在北安州时,咱们年幼,只以为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如今再看,这底下的若是不配合不听令,也着实难办。”

李幕也有些犯愁。

“我想给父皇写封折子,把这里的事一五一十地都上报。我也不是针对谁,只是这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生生被一个蠢货给耽误了。因着他一己之私,却是连累了卫宁府的全府百姓,这岂非是大罪过?”

清川比李幕年长一岁,可也不过是个少年郎,哪里懂得这么多?

“真要写?要不要先请示一下老师?”

“不必了。”李幕此时表现地倒很是果断,“事关民生大事,那便是国家大事,我有责任让父皇知道事的来龙去脉。”

清川眨眨眼,“你的意思是那位谢司马的事也要写进去?”

“那是自然!什么传世名家,呸!出来的尽是一些心思卑劣,言行污浊之辈,着实令恶心!”

清川一想也行,脆就跟着他一道回去了。

孙旗仍是跟在了李幕身边的,得知主子要写奏折,自然也提醒了一句,言词莫要太激烈了。

孙旗不知小殿下来此处的真实原因,只以为是惹怒了皇上,这是生怕小主子再引天子之怒呢。

清川在一旁帮他磨墨,两有商有量的,很快就写好了奏折。

“孙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