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夺营(3/4)
中军大营正是李牧大军的行军目标。虽然那里仍有两万镇守,可是此战几乎所有粮
和大部分的军械装备,仍留在中军大营。
本来此次攻打肥累城,不过是声东击西之举。桓齮率军全部轻装上阵,只做了几战斗的准备。
桓齮心知肚明,如果中军大营被袭,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此处,桓齮大惊失色。他立刻重新将布置出去的马聚拢,准备以速度胜过李牧,在李牧军打到他的中军大营之前,从斜后方
,给李牧大军以沉重打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是李牧的速度不是桓齮可以预料的。
这些从匈战场上下来的轻骑快马,好像在牢中憋足了劲儿的猛虎,
笼而出之
,便是所向披靡之时。
赵国的骑兵,特别是李牧亲帅的五营轻骑,一向以速度见长。
等镇守中军大营的后将陆献和裨将郭腾得到探马来报时,李牧大军距离他们不过只有十几里路了。
郭腾惊而不,火速点齐
马,迅速从仅余的两万
中拨出五千,马上开始向土门关方向转移大军粮
。
他将剩余一万五千马,做了周密的布置,列军营前。
郭腾依然旧伤未愈。他催动战马,在高大的马背上,将自己不高的身躯挺得笔直。一对磕磕的银锤挂在马鞍桥上。
郭腾的脸上很平静,没有一丝表,和后将陆献并立在阵前。
他虽然已经派给最近的王科左军送去救援的请求,但是郭腾心里明白,像李牧这样的名将是不会给王科救援中军大营的机会的。
如果李牧多坚守不出,为的只是这一刻对中军大营的打击,那么恐怕今
此营必
。
郭腾带着必死的决心率军阵前,等待着远方渐渐腾起的马蹄踏出的滚尘越来越近,然后他喊道:“弓弩手,准备。”
秦国巨弩非常的强悍,需要一个躺在地上以双腿之力方可装填弩箭,发
出去有
甲透盾之力。便是远在
原
处的匈
对秦弩都谈虎色变。
李牧让由李弘带领的左翼骑兵,和李际带领的右翼骑兵,在距离进中军大营弩箭
程之外,暂时顿兵不进。
黑压压一片的赵国步兵、弓弩兵,一层又一层,如翻腾的黑涌到骑兵的前列。
李牧骑在高大的墨黑骏马上,威严沉稳,一直默不作声。
突然,他发出沉闷的一声命令:“冲锋!”
这两个字是打响整个战役的号令。
赵军发起第一次步兵和车兵的冲锋。一百五十辆战车不断向前推进,由铜盾手组成的三层铜盾阵在最前方拦截秦国的箭弩。而后跟上的是赵军的弓箭手。
进程后,无数如雨飞箭铺天盖地,遮蔽了天空。
秦国的箭弩确实厉害,有穿盾车之功,可惜装填太慢,发动更加缓慢。
赵军的冲锋速度很快,迅速向前突进,以压倒秦军的兵力数占了上风。
后将陆献英勇抵抗赵军冲锋,阵前战死。
郭腾先是在马上挥锤督战,随后,便一声令下带着中军大营的主力骑兵,开始了秦军的第一次冲锋。
他一马当先,两锤挥舞如,冲
赵军的先锋兵士中。每次的银锤挥过都带出一条条血线。
郭腾的悍勇能战,竟无能近其左右。在他的激励下,秦兵奋勇抵抗。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让赵军举步不前。
正在此时,赵军战鼓大作。“咚咚”的战鼓节奏忽快忽慢,就像在召唤天边的战神前来助威。
听闻此战鼓擂响,两翼骑军突然开始冲锋。
骑军的阵型像两只尖锥凿开郭腾的冲锋大军,将秦军迅速切割分为三部分。
赵军轻骑冲秦兵战阵,
高马大,矛长戟锐,与大部分为步兵的秦军战在一处,搏杀起来占尽了优势,如砍刀切菜一般趟出两条血路。
秦军的中军大营留守的步兵多,骑兵少。
很快,秦军骑兵被赵军轻骑挤压得溃退四散,不能再与步兵组成相辅相成的战团,只能独立支撑,渐渐被赵国骑兵围而歼之。
两方大军的厮杀惨烈异常,在战鼓声中,一直从正午杀到黄昏,喊杀声仍未减退。
秦军虽然数少,但是抵死战斗,毫不退让,伤亡自然十分惨重。
郭腾已然浑身是血,多处受伤,却仍然如伤重拼命的猛兽,不断发起冲锋,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等到太阳转西,郭腾看到粮军团早已不见了踪影,才鸣金聚拢仍有战力的秦军,向后撤去。
李牧大军,一战功成,占领了秦军的中军大营。因为主要的粮营,已被郭腾缓慢撤走,很多将士建议乘胜追击。
李牧笑而不语。
半晌,面对重新列队的赵军,他大声说道:“将士们,这次我们的‘花儿’不是这座大营。我们要在这里守株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