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质疑(3更求月票)(2/2)

:“其实……换与不换,有什么要紧?这些,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来京师的时候,那些伤疤,总在我的心上,可是遇到了陈凯之,我再想起这些,便会唱歌。”

“唱歌?”杨彪不禁一怔,似是有点不明所以。

陈义兴却只是笑了笑,他没有将歌唱出来,也没有再继续在这个话上说下去,因为在他看来,这是陈凯之和他之间的秘密。

他朝杨先生作揖,便道:“杨公,请注意身体,该回去歇一歇了。”

…………

阁是大陈朝学子的中心,而这座金碧辉煌的洛阳宫,则是这大陈朝的中心。

,乃是筳讲的子,翰林们则对于筳讲最为看重。

所谓筳讲,便是这些饱读诗书的翰林们,给皇帝讲课。

其中有帝王之术,有经义文章,一百零九个翰林,此刻都跪坐在文楼。

邓健就在其中,不过他的官职实在低微,只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天子年幼,是不可能听得懂翰林们在讲什么。

可是……这是礼法。

礼法就是礼法,无论天子垂垂老矣,又或者是天子还在襁褓,在今,他必须在这里,听着翰林们诵读着经书。

这……又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铁律。

翰林们一个个跪坐着,直到圣驾到来。

所谓的圣驾,便是一个ru母,抱着天子抵达这里。

只是那孩童的嘹亮的哭声,响彻了这个大殿。

当今天子才三岁,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可事实上,他也只学会了两个字:“姆妈!”

这是饿了的意思。

可是这时候,ru母却不敢放纵着天子,于是只好轻轻拍着他的后背,以作安抚。

翰林们表现得一点都不吃惊,像早就习惯了的样子,每一个脸上,都是一副古板的样子。

在这哭闹声中,终于,凤驾到了。

太后穿着朝服,戴凤冠,庄严而来,她徐徐坐在了文楼一侧的耳室里,让垂下了帘子。

而此时,翰林们似乎已经明白,要开讲了。

虽然这个时候,天子的哭声依旧是惊天动地。

可是翰林大学生吴文章却还是站了出来,随即道:“启禀陛下,启禀娘娘,今所讲的,乃是赋税论。”

一篇文章能榜,就意味着它成为了教材,翰林们需刻的剖析着篇文章所表达的意。

说着,吴文章一副没有被哭闹所影响似的,心无杂念地开始用古韵念起赋税论起来,他念得声并茂,声音嘹亮而清晰,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这哭闹使他这庄严的朗诵显得有些可笑。

念完之后,吴文章才正色道:“此文逻辑清晰,实是时文典范,何况思维别有不同,可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他的话音落下,那侍读学士李善长却是冷笑道:“也不尽然。”

筳讲期间,翰林们各抒己见,是常有的事。

吴文章瞥了李善长一眼,面带笑意道:“愿闻高见。”

李善长直了直身躯,正色道。

“轻徭役,减赋税,这是圣之理,何况,既是时文,就理当结合实际,可是在吾看来,此文道理虽通,实则却是一派胡言,所谓百姓足,则天下足,何来的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既富,为何还需朝廷取了他的财富,用在他的身上。”

气陡然一转,语气透着淡淡蕴意,李善长将矛直指陈凯之。

“在吾看来,此文疏漏极多,名不副实,天阁的学士,吾乃晚生后辈,不敢腹诽,可想来,学士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就如此文,赞同榜的学士,不也才只有四个,而反对者,亦有三,也不过是一之差而已,那陈凯之,看似是别出心裁,实则更像是哗众取宠,此文新意十足,实则却是坏心术!”

翰林之间的争论,一向以胆大著称,什么都敢质疑,什么都敢争论。

因为这是给天子授课,天子不是寻常读书,寻常读书,只要告诉他们礼义廉耻以及之乎者也就可以了,而天子将来需要统治国家,所需的,乃是经世之道。正因如此,所以翰林们争论起来,却大多激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