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凯旋而归(2/2)

选,自然而然的便落在了陈凯之的上。

这其中真正恐怖之处就在于,姚文治年纪老迈,所以苏芳可以等,毕竟还有个盼,反正他年不过五旬,再等几年,等姚文治的身子实在不成了,他还有一线希望。

而陈一寿,年纪竟比苏芳还小两岁,以这新君对陈一寿的信重,这辈子,怕都出不了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苏芳拒绝了陈凯之的好意拉拢,而如今,再想获得信任,就更难了,苏芳甚至绝望的想,或许,很快用不了多久,等陈凯之坐稳了天下,自己也就到了被放逐出庙堂的时候了。

自然,苏芳虽有怨言,却也无奈,可现在不同。

陈凯之必死。

这一次没有侥幸,更没有可能活着回一个

既是陛下不幸罹难,而这一次,不啻是一次天赐良机。

的时候,他就隐隐约约的透露了自己的态度,而在今,他索当着慕太后的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气显得强烈。

“娘娘,事到如今,唯有保全社稷,方为重中之重,陛下倘若有失,洛阳群龙无首,而关中军势必出击,到了那时,整个关东,便都陷战火,陈氏子弟,相互残杀,若是列祖列宗有灵,必定捶胸跌足,悲不自胜;臣斗胆,窃以为,而今不若派出使节,与孟津郡王议和,都是同宗,也俱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有什么话,不可以坐下来商量呢?”

他这话,无可挑剔。

可言外之意,却是极明显,所谓的议和,能议出什么呢?

无非就是为了掩饰迎孟津郡王朝的心思罢了。

陈一寿当场发难,怒斥苏芳:“汉贼不两立,今陛下亲征在外,苏公既为学士,何有此言?这实是滑天下之大稽,杨氏胁迫孟津郡王谋反自立,大陈社稷,本已到了最危险的关,想要保全社稷,靠议和吗?”

接着,便是一场群起的相互攻讦了。

满朝文武,各抒己见,自然,议和是假,向关中的杨氏输诚是真。

也就是说,苏芳,以及此后站出来的礼部尚书王坚,还有鸿胪寺卿刘占,兵部侍郎张宽以及许多大臣很清楚,他们是不可能说动慕太后以及陈一寿等在这个时候议和的,慕太后等,态度坚决,更不可能妥协。

可是……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等将来关中军进了洛阳城,孟津郡王自然清楚,谁是他的敌,谁是他的朋友,自己这些,虽只在这里说了几句议和,和天下初定,孟津郡王势必要对某些心里向着他的委以重任。

在争吵之后。

慕太后叹了一气,旋即便环视了众一眼,便迭连冷笑起来。

“卿等出此言,莫非以为哀家不知你们的心思吗?陛下登基才几,便有暗藏如此心计,实是教心寒,苏卿家,朝廷待你不薄,哀家待你,又如何?”

苏芳忙是诚惶诚恐,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朝廷和娘娘待臣恩重如山。”

慕太后鼻翼微微一耸,冷笑的看着他:“既如此,何以你竟胆大至此。”

苏芳很快便道:“臣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何况,臣绝非心向孟津郡王,只是臣……”

“够了!”慕太后冷然道:“哀家劝你休要再如此痴心妄想。”

苏芳定了定,依旧坚定的说道:“既如此,臣的忠心,娘娘将其视为毒药,臣无话可说,臣恳请娘娘,准臣告老还乡!”

他说出这番话之后,接着数十个大臣趁此机会,也纷纷跪倒:“臣等也愿致仕。”

致仕,这依旧还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反正眼下这个节骨眼,若是大批致仕,势必会引发更大的动,每一个庙堂上之背后,都有无数中低层的文武官员,这些可能是他们的门生,也可能是故吏,其他时候,致仕也就致仕了,可如今,陛下音讯全无,而关中大军,已如乌云一般,压在洛阳无数臣民身上,此时以苏芳等为首的一批大臣致仕,对于风雨飘摇的朝廷可言,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这简直让绝望,慕太后此刻也是很绝望的,她微眯着眼眸,冷冷的环视着他们。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