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请假(1/2)

“谢谢,不过我最近没什么时间,还是谢谢师姐的邀请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参加。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边刚下课,姜山又拒绝了一位导演系师姐的邀请。

送走了师姐,一旁围观整个过程的李嘉跑到姜山身边,拍了拍姜山的肩一脸惋惜道:“我说老姜,跟组的机会,你就不打算参加一下?”

“师兄师姐的学生组可不是那么好参加的,家都来邀请你了。”

费时间,再说了我这两天确实没空。”姜山摇解释道。

费时间?”

听到姜山的回答,李嘉一脸的‘wtf’?

这老姜脑子不会是傻了吧?

在李嘉看来跟组是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部门合作协调、拍摄流程等等,都能从跟组活动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脉关系就更不用说了,多么难得的机会,姜山这么拒绝了?

李嘉把姜山的身份带到自己,如果换成是他刚刚肯定二话不说就加了!

实际况也确实如李嘉所想的那样,如果是一般的大一新生遇到师兄师姐邀请,肯定是二话不说就加了。

导演系的学生不说每一个走出校门后都要做导演,但即便从底层开始做起,拍摄流程和各部门具体功能的认识协调还是要有个清楚地认识。

这种师兄师姐自己攒的学生组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的机会。

甚至对于不少导演系、管理系的学生来说,学校里的课程可以翘,组一定要跟!

因为是自己室友,所以姜山好心提醒了李嘉一句,“我知道今年下半学期咱们跟组的机会挺多的,不过捡着跟两个组就行了,跟多了也没啥用。”

这是姜山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少大一新生们只有步到大二才能明白一个道理。

跟组在大多数况下都是无意义的。

想要了解电影制作流程,适当的跟一两个就够了,跟的多了也是毫无意义。

除开学生组,剩下的还有商业组、毕业作品组,不过一般来说大一新生没什么机会进这两个组,进去了多半也是打下手的。

认真点儿讲,这种打下手可跟在学生组里‘打下手’不一样,新生如果有机会还是可以跟一下。

上面提到的这种况只持续了两天不到,‘校园牛’光环的消散速度比姜山想象的还要快。

一开始还有师兄师姐打着旗号来和他拉家常,带资进组什么的。

后来见姜山柴米不进,这个师弟显然不是那么好骗,大多数也就放弃了。

两天后大家的注意力便被其他新鲜事物给吸引去了。

至于说姜山?

不就是个碰巧撞大运的大一新生嘛,瞎猫碰死耗子而已,我上我也行!

要不怎么说像电影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高等学府,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互相看不起、互相鄙视的关系呢!

这句话概括的简直太准确了。

北京电影学院的学子们不一定都具备傲骨,但傲气每个都有,这子气势还不小。

傲气化字,每个导演系的学生都能写出一行‘老子天下第一’来。

要不怎么说说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就是个极易出‘自大狂’的专业呢!

你牛是吧?

老子要比你更牛!

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一种良的竞争,所以电影学院也乐于见到这种况发生。

下半学期开学第二周的课程上了一半后,姜山第一时间来到了班主任杨琳的办公室。

他来这儿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来请假的。

时间还不短,姜山打算请一个星期。

昨天装满舞美道具的货车已经出发去上海了,来接邓朝他们的大车明天早上到,姜山需要跟车去上海后要同演出商碰个面,最好能敲定演出的下一站,这个是比较重要的。

虽说宣传、上座率什么的不需要姜山他们心,但首场演出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接下来几场的上座数。

监督检查邓朝他们的首场演出效果,提提要求这是姜山另外需要做的。

“嗯?小姜,你怎么过来了?”

听到敲门声,班主任杨琳抬便看见了站在自己面前的姜山,确定来的身份后,杨琳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好学生哪个老师都会喜欢,这点从幼儿园开始就100%适用。

“老师,我想请个假。”

“请假?可以,需要几天啊?”

听姜山这么一说,杨琳欣然同意,连问他什么理由请假都没问,这就是好学生的待遇。

这次带的2001级导演班,姜山算是给她在学校长了脸,再加上今年春节姜山也没能回家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