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民族企业的骄傲(2/3)

定轨道前进即可,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可以把力投到其他的项目中去了。

李紫薇专门跟李牧对了一下近期的事务安排,她首先向李牧汇报了自己这几天对全球动力锂矿以及钴矿行业现状的调查,这是李牧在前几天带着埃隆·马斯克去哈佛的飞行途中想到的,然后一下飞机就代了李紫薇。

李紫薇说:“我以多家壳公司的名义,授权几家调查企业分别调查了锂矿与钴矿目前的行业况以及资源分布,初步的结果是这样,首先说锂矿,锂矿资源相对算是非常丰富,咱们华夏就有很大的锂矿石储量,而锂矿石以及配套开采体炼等产业的现状并不太好,利润空间不足、矿石价格波动频繁都是影响锂矿产业利润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目前全球锂需求稳定,所以产业整体的投资评估偏低,多家企业都给出了不建议近期做锂矿石投资的建议;”

“至于钴矿,它的分布相比锂矿就显得极其的不均,首先我们国内的储量极少,其次,全世界一大半的钴矿分布在刚果、赞比亚、古和澳大利亚,其中全球钴矿产量的60在刚果,目前来看,其他储量高国家的钴矿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刚果钴矿产业相对成熟且价比最高,不过钴的消费量不算高,每年以3-5个百分点缓慢增长,所以价格也很难有所突,多家企业给出的初步建议是,不建议做钴矿产业投资,如果有意向投资,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向是刚果,但考虑到非洲国家相对不够稳定,所以这样的投资风险相对会大一些。”

说到这里,李紫薇见李牧表淡定,忍不住提醒一句:“李总,综合来看,多家专业机构都不建议涉足锂矿石和钴矿石产业,确实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而且矿产行业涉及面极大,投力、力、物力都很大,所以整体看下来,不是太有前景。”

李牧微微一笑,说:“有些事不是为了眼下能够赚钱,而是为了将来做更上游的产业布局。”

说罢,李牧问她:“你觉得,高新企业最希望垄断的是什么?”

李紫薇想了想,笑道:“可能是处理器吧?毕竟那个东西在高新企业里还是非常重要的。”

李牧点了点,随后又摇了摇,说:“看起来是这样,但其实大家最想垄断的,应该是硅原料,只可惜这玩意儿在地球上的容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随手可见、唾手可得。”

说到这儿,李牧问她:“试想一下,如果硅在地球上是一种稀缺元素呢?如果硅不但是稀缺元素,而且是几十年内都不可替代的元素呢?那个时候谁有了硅,谁就有了影响整个高新产业的能力,就算无法控制整条产业,起码也可以控制整条产业的成本。”

李紫薇思忖片刻,轻轻点说:“我好想明白了一点……”

李牧笑道:“也不需要明白太多,只需要知道这件事对我们未来很重要就对了。”

随后,李牧嘱咐道:“锂矿既然储量大,那我们就不从矿产上布局了,梳理一下目前锂产量比较大的工矿企业,我们在外部成立一个基金,专门用来投资锂矿企业,每一家企业都争取控,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控,也要先站好坑。”

李紫薇道:“好的李总,我记下了。”

李牧又道:“钴矿从分布的况来看很适合从根源做文章,这样吧,你了解一下目前全世界产出矿石最多的几家钴矿企业,了解一下这些钴矿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实际开采权覆盖总量以及权利期限,我们到时候采用跟锂矿石同样的方式,直接控,或者收购他们。”

在李牧看来,锂矿储量大且分布均匀,很难做到源垄断,这样的况下,再去到矿山上做文章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可以直接或者收购动力锂生产企业,只要自己控制了相当数量的成品动力锂市场,未来起码可以保障自己用锂的成本可以比其他电池企业,或者新能源企业低很多;

而钴矿的储量与分布况,就太容易拿来大做文章了,先从源卡住未来全世界60以上的钴产量,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采用多产、少卖、多储备的策略,每年储存一定量的钴矿石,一旦新能源时代来临,这批储备在手,自己就有极大的主动权。

有的时候主动权并非是要拿来屠宰别,而是为了做好自身防御,如果李牧到时候利用特斯拉全球快速推广新能源汽车,如果韩的锂电池生产企业跟自己对着这么办?如果他们哄抬电池价格,然后再与自己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暗地合作、抢夺市场怎么办?如果他们与下游合作,跟自己对着怎么办?

如果自己手里有自己的电池产能,有足量的锂矿石供应,有足量的钴储备,那时候谁都别想跟自己呲牙咧嘴,lg、三星和松下敢在电池问题上跟自己放一个,自己就可以立刻宣布自己控制的钴矿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暂时关闭产能,钴矿市场产能一下子减少超过60,电池成本会立刻飞涨,那个时候,自己还有这么多年储备的钴矿石,可以保障自己的电池生产成本不受影响,这能瞬间与竞品拉开巨大的差距,让他们累死都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