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俞龙戚虎(2/2)
桥下,聚着上百名奔到城下的百姓。
百姓们拍着城门上的门钉,高呼开门。
城门楼上无动于衷,几门嘉靖年间添了红夷大炮,都是掀开了炮衣。
戴明盔,身披响甲的大明官兵,一手持松明,一手
着腰刀,正在巡城。此外官兵还装备铳炮、火箭、
筒等各式火器。
看见官兵,林延
心底才稍稍定了一些,这时却听到从东面传来几声隆隆炮声,好似闷雷般在天际响动。
虽是炮声很远,但却是令林延
心
有几分不宁。
省城驻兵众多,他在书院里听说,不说福州有左中右三卫,近万兵丁,还有镇守总兵下面的土兵,抚院直属的机兵,州县里弓兵丁壮,也是一
战力。但倭寇这一次胆子居然这么大,竟是骚扰到省城附近来了。
林延
这才来了一会,城门这又聚集些百姓,他们都是要
城的,不过都是被拦在城门前,不少百姓在城下不由恳求,有的甚至怒骂起来,但依旧没用。林延
也知城门官,是不敢轻易担
系的,在夜间开启城门,放百姓
城,风险很大,若是有倭寇
细混
,甚至突然夺门,就不妙了。
于是林延
他们只能靠着城门较近的一处地方,坐下默默等候。城门官也是发话了,让百姓稍安勿躁,待天明之后,就行开城门。
百姓们这才安静下来,耐心地等候,陆续的套车车
轱辘轱辘的声音,远远地响起,来
渐渐多了,都是要进城避难的。
这时候大家都尽量挨着城门近一点坐,至少在红夷大炮
程之内,心理上安全一点,也有点抱团取暖的味道。众
聚集在一起,相互询问也是城外附近几个村的,大家都是有点沾亲带故的,当下就七嘴八舌聊起天来。
“嘉靖年时,倭寇不是平了,怎么又来了?”
“还不是朝廷的狗官,将戚爷爷调走了。”
“是啊,若是戚爷爷在,倭寇不说打进来,连登岸撒尿不敢。”
“可惜戚爷爷被调去漠北了,打蒙古鞑子了,我要戚爷爷调胡来。”
“戚爷爷虽然走了,但不是还有俞大帅坐镇吗?”
“是啊,倭寇难道不怕俞大帅吗?”
“你不知道,我有舅舅是大能耐的
,听我舅舅说,是有
臣还害俞大帅。”
“真的假的,俞大帅是好官啊?谁敢害他,不怕被我们百姓吐沫星子淹死吗?”
“我怎么知道,朝廷的事,是我们明白的吗?”
“娘的,被我知道了,哪个
臣要害他,我去他家门
砸他一砖
。”
“好,壮士义气。”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说道,林延
听得听得明白,戚爷爷就是戚继光,俞大帅则是俞大猷,
称俞龙戚虎。
在闽地,谁是当今天子,你可以不知道,但这两位你不能不知道。这二
在闽地百姓心中如万家生佛一般,可谓是
敬仰。没有这二
,嘉靖年间的倭
,闽地还要再死多少
不知道。
现在戚继光已是早已是远调,但百姓为他建碑纪功,且犹自留了很多故事在民间,如戚继光斩子啊,连小吃光饼和鼎边糊都来由,都附会上戚家军的故事。
至于俞大猷现在任福建总兵,总兵官的尊称是大帅,故而
都将俞大猷尊称为俞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