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2/3)
害不厉害?”
“十四岁的秀才也不算什么,在我们临川,在绍兴苏杭那,十一二岁中秀才的,也是不少。说来惭愧,我二十一方才中举
,在同乡里算是愚钝的一个了。”
这秀才听了对方竟是举
,当下道:“原来是孝廉啊,失敬失敬。”
“不值一提!”
与秀才同桌的一名儒生,听此
气甚大,有几分不忿当下道:“这位孝廉老爷有所不知,朝廷已是颁布诏令,嘉这位林宗海为贤良方正之才,过了几
公告就要下来了。”
终于这临川士子稍稍动容道:“贤良方正?听闻以往只授予博学的宿儒,授给这么年轻的少年,恐怕有蹊跷吧。”
“这我倒是不知了,听闻是本省提学嘉奖其好学吧。”
一名胥吏模样的
,从前桌转过
来道:“错了,错了。”
那几
笑着道:“原来是周官
,正要请教呢。”
那周官
夹了一大块鱼,笑着道:“几位兄台都说错了,这林宗海啊,去年中了秀才,成了廪膳生后,今年府试为出身寒门的士子作廪保时,不收一钱。这才令督学老爷赏识其,求朝廷奖他为贤良方正啊!”
“原来如此。”
“听来倒有几分意思。”那临川才子淡淡地道。
桌子旁,几位老儒生听了这里话,也是议论道。
“原来是这后生啊,我看过闲
集,此子文章具佳,无论古文还是时文,都可称上一流。”
“你说得那片古文,莫非是那篇为学,我初时还不在意,后听说此
举为贤良方正。不由诧异,于是去看看他的文章,就读了这篇为学。”
“陈公,你是我们几
里古文的大家,你的评论必然公允,我等洗耳恭听。”
那老者笑了笑道:“不敢当,不过此子这篇文章,可以称得上是朴中见色,平中有,而且文章句句意味
长。听闻不少闽中本地的社学,都已是开始拿这篇文章来给儒童发蒙,以作劝学。”
一
道:“善,这样的文章,给蒙童来读再好不过了。”
“是啊,小小年纪就能立言,实不容易啊。”
众
你一言,我一句的议论,这临川士子都是听在耳里。
当下他走到林延
那一桌道:“在下临川士子,姓汤名显祖,
字义仍,见各位谈笑风生,故而想来此结识一番。”
听对方自报家门,在座的
有不少
都是认识。
数
站起身来,一脸吃惊地问道:“这位莫非就是汤临川?红泉逸
就是阁下的大作?”
众
听了都是吓了一跳,能将姓氏与地名一并称呼的,只有内阁大佬,朝廷大员,文章大家才有的待遇啊。这位二十出
的年轻
,算哪一等?
这临川士子竟是厚颜受之道:“不错,在下正是汤临川。”
听对方承认,黄碧友一脸激动地道:“汤前辈,没料到能在此遇到阁下,小弟对你是仰慕已久啊!”
林延
也是震惊,没料到去外面吃一顿饭,也是碰上汤显祖大大,这也太意外了吧。
一旁黄碧友怕林延
不知,当下介绍道:“这位就是写了红泉逸
的汤临川啊,此
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
,而今已是名满天下。”
林延
怎么不知汤显祖呢?只是没有料到他眼下的名声,已是到这个地步了。
他记得史书上有说,首辅张居正为了把持科场,让他几个儿子科场高中,三个儿子,都与汤显祖等名士
好,为其子及第制造舆论。
连张居正也要让儿子结
的
,说明汤显祖还没中进士时,就早已名满天下了。
陈行贵觉得汤显祖有几分
前装
,当下不快对林延
道:“此
也敢自称什么汤临川,不知有几斤几两?”
汤显祖耳尖听了笑着道:“不多不多,八斗而已。”
这
气丝毫不谦虚,用当年谢灵运赞曹子建的话,才高八斗的例子。
林延
心道,记得历史上汤显祖如此大才,会试也是落榜数次,张居正三个儿子都中了,他也没中,到了张居正死后才出
,莫非就是他如此狂傲所至。但林延
又想,可是看他写的牡丹亭,却不像这等
啊。
当下众
将汤显祖推了首座,他也是毫不客气地坐下,拿起筷子来就吃着,一
酒,一
菜的,也不与别
对饮的。
众
只当是名士风流,丝毫不以为意。
汤显祖吃了一半,对林延
道:“这位是延
吧!我方才听了你的才学,你这等士子在闽中也算是凤毛麟角了。方才听说你有一篇为学不错,可否让我一睹?”
林延
眉
一皱,此
直呼己名,实令自己不快。
众
都是欣喜,汤显祖这样的才子愿与林延
结
,显然延
的才华,已得到他的认可。
林延
淡淡地道:“简陋文章倒是未曾放在身旁,让汤前辈见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