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章 日讲官值庐(1/2)

张四维与林延全盘托出,林延没有立即答,似在斟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张四维见林延的表,端起茶笑着道:“宗海,此不过是我的托请,你当作个之私也好,就算是不允,我也不会怪你,你好好考虑就是。”

林延听了张四维这话,不由惊讶心道,若是此此刻要我表态,我少不得碍于面子也,先答允他再说。但对方眼下这么说,自己都不知如何办了,张四维能收能放,处事手段柔软,却实在令自己佩服。

林延当下向张四维拱了拱手,告退离去。

林延走出张四维值房后,细细想着他此番的动机。

那就是张四维为何要自己出面?那是因为张四维要帮李太后。至于为何要帮李太后?那是因为李太后是张四维的后台。

当年张四维于‘俺答封贡’一事上有功,受知于高拱,特拜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是翰林院主官,正五品。因名义供职于翰林院的内阁大学士也是正五品,名衔与阁臣相,故而翰林学士一般不授予官员。朝廷的惯例是用从五品的侍读侍讲学士,后加一个兼掌院事,来作为翰林院的主官。如林延在翰林院时,陈思育就是以侍讲学士兼掌院事。

张四维能任翰林学士,可见高拱与他有多亲厚。

张四维与高拱如此亲密,却仍能被张居正不计前嫌引阁,说来不可思议,但却在理之中。

张四维之所以有今地位,靠得是背后错综复杂关系。

这里就说几个,吏部尚书杨博,武清伯李伟。

杨博官拜吏部尚书,张居正任首辅初行京察清除异己,正是多亏了杨博的配合。作为张居正重要政治盟友,杨博致仕前推举张四维阁,张居正当然要卖杨博这个面子。

杨博提携张四维,因二不仅乡党,还是姻亲。张四维的两个儿子,分别各娶了杨博的两个孙为妻。

至于武清伯李伟,及李太后他们祖籍山西平阳府,张四维是山西蒲州,两边有乡谊。李太后的老爹武清伯,与两任吏部尚书杨博(山西蒲州),王国光(山西泽州)也是极好。

为了结武清伯,堂堂吏部尚书,七十高龄的王国光甚至呼小他十五岁的武清伯的夫为嫂嫂,此事传为官场笑柄。

通过杨博的引荐,张四维也是结武清伯为内援。据说武清伯贪财,而张四维出身富商,最不缺的就是钱,私下常以金钱结纳武清伯。

如果会所张居正因为冯保,这才坐稳首辅之位。

那张四维的内援更强大,冯保不可以一辈子是掌印太监提督东厂,但李太后却能一辈子是皇帝他妈。张四维晋首辅的路已是铺开,万事俱备只欠张居正下台了。

林延心道,这一次可能是李太后对天子是无计可施,无法劝动其改变主意,于是授意张四维要他想办法说动天子。

所以张四维找上了林延

林延出了张四维值房后,就离了文渊阁,从会极门往西,来到皇极门门外。皇极门就是御门听政的地方,皇极门外两庑共四十八间,除了八间不用外,剩四十间都有用途。

其中东二十间设实录馆、玉牒馆、起居馆,讲官值庐。

其中实录馆,就是记载明朝历代皇帝实录的地方,玉牒则是皇族族谱。修撰实录,整理玉牒都是翰林官的职责。

而起居馆,事关皇帝起居注因其事甚秘,非讲官不得参与记注,被视作机密重地所在。讲官值庐,就是讲官们侍直时,休息,以及等待天子召见的地方。

所以严格说来,这皇极门东庑二十间,都是留给翰林院的。

至于起居馆,值庐则是专留给讲官的。翰林讲官,定制一共是六员,其中随天子身边出,记注天子起居的讲官为两,由六位讲官值。

林延来到值庐门外,但见戒备森严,数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此戒备。

对方见林延来至值庐前,当下上前拦住。这几名锦衣卫,若非见到林延一身麒麟服,恐怕是要出声呵斥了。

“敢问贵官至此何事?”

林延道:“吾乃新任讲官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

几名锦衣卫听了一愣,一问道:“你就是新任讲官,怎会如此年轻?”

“是啊,听说讲官非翰林院里资年长的翰林担任,怕是弄错了吧!”

几名锦衣卫满脸狐疑地看着林延

林延听了无语,拿出自己的牙牌在几眼前一晃。这几对视一眼道:“真是翰林。”

一名锦衣卫就要放行,另一道:“不可,此乃朝廷机密重地,我们有几个脑袋,敢问大夫,可有凭证?”

林延心道,我勒个去,可没谁告诉自己第一天上班带什么凭证的。

林延也不由腹诽,若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