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2/3)

,竟拜在林延门下,不由是又惊又喜,然后伤感地道:“晚辈真是太羡慕,也太嫉妒健吾兄,他竟有这等福气拜在学功先生的门下。”

侯执蒲面露惋惜之色,却偷眼看林延的脸色。

林延不用看,也知侯执蒲心底在想什么,他眼下囊中羞涩,侯家又是郡中富商,那么……

于是林延微微笑了笑道:“以康的学问也是不差,若痛下苦功,未必不能有金榜提名之。”

侯执蒲闻言一醒,当下对林延拜下道:“末学后进执蒲恳请拜在学功先生门下。”

林延点点,扶起侯执蒲道:“今之会,乃你我有缘,也好!”

侯执蒲闻林延同意,顿时大喜,当下在船上不仅鞍前马后侍奉林延身旁,还奉上两百两银子的见面礼。林延则将一本手注的大学章句赠给侯执蒲。

然后侯家彭家商队里,待得知两家的公子都是林延的门生后,待林延也是愈加恭敬。

之后林延的船就过了黄河,抵至丁家道下船。

这丁家道已是归德府虞城县地界了,距归德府府治商丘只有三十里。林延上岸后,第一件事就是差陈济川去开封打点,然后再让展明前往商丘驿站知会一声。

下面林延就令车驾慢慢行进。

在车上林延向丘明山问道:“你可知本府知府是如何?”

丘明山道:“东翁,这归德知府可是极不好相与之,在下虽这几年一直游幕在外,但关于这位知府为,却一直不断由同乡传至耳中。”

林延点点道:“那你将你所知,告诉与我。”

这归德知府姓苏名严,字宽之。苏家祖上乃山东士,后迁吴中,世代官宦。苏严本进士及第后,任过御史,后外放,一步一步迁至正四品知府,在归德为官已是五年了。

林延听苏严在归德五年,不由讶然。

在吏部选官中,吏部按案件多少、民风顺劣,将各地府县定为冲、繁、疲、难四字,这四字都有,为最要缺,三个字的为要缺,含两个字的为中缺。

至于归德府为冲,繁,难,含三字,为要缺。在这里任知府,必定是极有经验的亲民官。

这苏严能一任五年,足见很有本事。

下面丘明山一一道来,果真如林延所料,这苏严平苛刻治下,府中事务无论大小都要亲自过问,不肯假手于,若有差池,必然重责,治下官员无不惧之。

另外苏严平嗜养犬类,犬如命。

就以这一次归德府大堤决,水淹运道来说,归德府管河同知被问责,最后被贬至广西。知府苏严却如没事般,依旧留在原任。

林延一听即知苏严这样就是那等拢着权力不放手之官僚,这样的在位,对于任二把手的自己不是什么好事。

具体说来同知就是知府能管的,他都能管,但最后要知府说得算。知府不肯放权,自己不就只能‘安静处事’,如此政绩从何而来?

想想张四维在张居正在位时那孙子样,今天余有丁在内阁被张四维,申时行边缘化,就知道自己今后如何了。

林延聊了几句,这时路上烟尘即起,原来是上百名卫所官兵的队伍。

骑马的是一名官员,对方下马后向坐在车内的林延道:“府台大知二府大到任,遣小率一队卫军前来护卫。”

林延从车内挑起帘子,但见卫军各个鲜衣怒马,至少面上看来是锐之师,这对自己迎接的礼数算是尽到了。

林延道:“你官居何职?”

对方叩道:“卑职该死,忘了启禀,卑职于有恩,现任归德府经历。”

“原来是于府经,府台还有什么待吗?”

“府台大还吩咐,接到二府大任官的敕命,早早就将同知宅打扫净,请二府大直接移驾府衙就是,不必先下榻驿站。”

林延点点道:“那就带路吧。”

之后于有恩上马,率卫军在前开道。

常言道整个河南史,就是半个中国史,此话并非虚言。

归德府下夏邑县,乃夏朝古都。

考城县,古称北亳,又称景亳,商汤曾在此誓师,讨伐夏桀。

永城县,高祖斩白蛇之地。

唯独归德府府治商丘,嘉靖年间方才设县。

但商丘春秋时为宋国国都。

东汉时为梁国国都,就是杜甫诗云‘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这‘梁孝王都’就是商丘,当时称睢阳,唐时大运河还未取直,水陆车马由此过,杜甫之诗可见商丘之繁华。

杜甫这首诗作完不久,安史之发,睢阳天下注目,因为张巡在此挡住安禄山十几万叛军。

到了五代时,睢阳改称归德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