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2/2)

就是写得妙笔生花,也是救不了这些,扭转不了他们的观念。

喜欢的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你再怎么努力,别也不会喜欢你的。

相反林延利用广告的收,一部分作为润笔补贴新民报的主编,编辑们,另一部分用以降低报纸的成本,以低廉的价格扩大销量。

在部院三大报中,新民报的销量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是价比却是最高的。

京里百万,官吏不知多少,至于达官显贵,以及他们子弟也是普通受过教育的,另外有好几千来京举,国子监学生,识字率本来就接近百分十,远高于大明百分五的比率,甚至比苏杭这等富庶之地还高。

而且经过五六年来京城里普及义学,京城里的认字更是逐步提升,年轻们读读报,通过读读报,增广见识,了解天下大事,这又反过来促进了他们向学之心,如此一个良的循环正在逐步的形成。

同时为了增加报纸的销量,增加时效,使得报纸阅读更加美观,林延摒弃了原先的看起来极不清晰的木活字,泥活字印刷,至于雕版印刷更是丢在一边。

林延直接采用了是铜活字印刷来印新民报。

这对于原先林延创办的燕京时报,以及京城里各大民间报房而言,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

因为常用汉字几千个,如此一套铜活字印刷模具的成本就达十几万两白银,京城里有几个民间开办的报社有这个底气?

就算江南一些财大气粗的民间肆,如无锡华氏会通馆,兰雪堂和安氏桂坡馆自称采用了铜活字印刷,但他们也没有几千个汉字都齐备了,大多都是要印什么就用什么字,采用现用现铸,边印印边造的办法,这对于报纸的时效,实惠而言,根本是达不到的。

相较下欧洲文艺复兴,西方的金属印刷只要二十六个字母,加上备用字最多几百个金属字模就搞定了。西方评价历史上几大改变类进程的文明,活字印刷必列前十名,但对于种花家而言,活字印刷就是一个大坑,活字印刷最重要的铜,对于大明而言就是制钱,谁愿意拿真金白银去刻?

这件事一直到了近代时才从西方引进了铅字印刷才解决问题。林延当年办燕京时报的苦恼,对于他今而言根本不存在。

铜活字印刷的门槛虽然极高,但对于他而言却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朝廷仅有的几套铜活字印刷工具,有一套就在他的手里。詹事府里有一个部门叫司经局,专门负责皇家籍典藏,印刷,里面正好备有一套从宣德年传下的铜活字模具,专门用来给皇家印,铜活字印刷美观清晰,而且耐用,不是木活字可以比拟的。

林延身为詹事府掌府事,从司经局里‘借用’铜活字印刷工具,还不是一句话办妥的事。

朝廷掌握了天下最大最多的资源,林延而今今非昔比,资源任他调用,实在是一件极为舒爽的事

而民间自筹,就算有钱,再找工匠制作,也真不知到什么猴年马月的事了。

新民报一出后,其广告立即就令瞠目结舌,几版里如‘名拢梳,花魁评选,青楼开张’的广告顿时让几名老学究读报后晕过去。

万历时风气既保守,然而又开放,这时金@瓶@梅已在南北流传,达官显贵谈论间丝毫也不避讳。但民间也有大把的坚持‘万恶为首’,新旧风气织在一起,令许多迷茫,无所适从。

这时候新民报都是开了一扇窗,开了一扇门,除了充满铜臭味,媚俗的广告外,更有各处新见闻,苏杭之繁华,海外的天荒夜谈,高鼻目的弗朗机,也有严肃时事,公正客观娓娓道来。

报纸遵循了述而不作的宗旨,文章几近白话,为了印刷方便,更是摈弃了一切生僻字,异体字,只选用常用字作文章。报纸所言之事既是世俗的,又是刻的,既有令为之一笑,也有可以掩卷遐思片刻。

这对于不少年轻的士而言,从报纸中找到了自己,更令他们知道天下之广大,对于很多担心的林延借此大谈理学与事功之学之争则是一点没有。

心已开始浮动,固步自封不是长久之道,要走出去看一看。

对于总总非议,对此有话语权的通政司倒是睁一闭闭一眼,原因很简单,因为林延给钱了。后来抗议声过大,于是新民报改打擦边球,至于让正君子所不齿也只能不齿了。

而众议论之中的第一个月,印刷美,价格低廉,内容包罗万象的新民报即已是盈利。

:。:

百度搜索?小说?小说网站,b9;f60;f53;bc;Bf4;Ab0;?Ab0;?feb;?e0;?小说,所有小说Od2;Bf4;Ab0;?请大家关注威信“小 说 全 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