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朝鲜之策(1/2)
四五月间的京城傍晚,星月半为乌云所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辆马车从京城街道疾驰而过。
马车里正坐着两
,一
作朝鲜使臣的打扮,另一
则是以黑纱覆面。其中一
名叫郑昆寿,字汝
,正是这一次刚从王京来大明出使的使臣。
以黑纱覆面之
,郑昆寿不太清楚他的身份,但他明白这一次来京处处都要他来指点。
“倭国
侵不过多久,八道已失其半,连王京也被遭倭寇涂炭,此次吾奉王命来京却见不到大明的官员,实在是有负王上所托。”郑昆寿有几分焦急。
那覆面之
则道:“郑大
,眼下不是心急的时候,上一次韩大
返京时已将打听大明国事的重任
托给我了。据我所知眼下不甚乐观,对于这一次倭国
侵,明廷已进行数次廷议,据心腹之
在廷议上抄录的首辅王家屏的只言片语,他曾道‘中国御寇当于门庭,夫边鄙中国门庭也,四夷如藩篱尔,闻守在四夷,而不在四夷守’。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有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啊。”
“那当如何是好?”
对方言道:“郑大
我还未说完,幸好的是现在王家屏因不得天子信任,马上就要辞相,所以他的意见暂时可以不用重视。”
“那么现在明廷中枢主政的是什么
?”
覆面之
道:“这我也一时说不清楚,虽然我近年一直打探明廷高官的喜好,履历,但是去年以来
事变动太频繁,这对我们的办事造成了一定困扰,以往费尽心机布下暗桩和秘谍大多做了无用之功,所以现在我也与大部分明朝中低级官员一样,一时说不上在中枢谁是真正主事的。”
郑昆寿冷笑道:“莫非明廷的党争还比本朝厉害?但听你这么说,我可以认为明廷没有什么得力的
在政府主政,那么很简单,我们就找当今朝臣中在明朝天子面前分量最重之
。”
对方点点
道:“大
明鉴,据我所知有两位大臣在明廷天子面上说得上话,一位当今礼部尚书林延
,一位是兵部尚书石星。”
对方说完见郑昆寿一阵失不由问道:“郑大
怎么了?”
郑昆寿摇了摇
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临离开王京时遇到光海君,他与我说过林三元此
不仅文章了得,而且极
明强
,让我与他打
道要再三小心。”
覆面之
点点
道:“邸下之判断,吾也
以为然。而且他任礼部尚书以来所提倡封贡倭国之册,实有害于本朝的利益。”
“封贡倭国?”
覆面之
道:“是数年前此
下得一手棋,他派出使者出使从琉球出使倭国,其意图可以理解为绕开我们朝鲜,在明朝与倭国之间有所联系往来,似乎有让双方坐下来谈的意思。”
郑昆寿当即道:“这怎么可行?明朝与倭国对于我们朝鲜而言都是大国,一旦两个大国有所沟通,达成了默契,那么将来势必牺牲我小国的利益。”
覆面之
点点
道:“郑大
放心,明朝
并不了解倭国的实力,他们自居天朝上邦,他们视倭国,就如同我们视咸镜道以北的
真一样,都视同蛮夷,化外之民。所以他们永远,也决不可能视倭国为大国来谈判。”
郑昆寿道:“嗯,我明白了,但是听闻林延
是大明天子最信任的大臣,我无论如何也要打动他,尽力一试。他要金银珠宝?或是美貌的
子?嗯,听闻他甚是年轻,对于
色恐怕绕不过去吧。只要他愿意在大明皇帝面前为我们朝鲜进言,我都可以代表王上满足他。”
覆面之
摇了摇
道:“很难,不过我可以帮你尽力一试,但是我更建议你将功夫放在石尚书身上。”
郑昆寿问道:“哦?那这位石尚书如何?他也喜好金银
色吗?”
覆面之
摇了摇
道:“并不是,只是我认为他比林尚书更好说动?”
“不
金银
色之
,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打动他?”
覆面之
道:“若是你可以见到石尚书,当尽力学当年申包胥哭秦庭之事,请石尚书答允让大明皇帝尽兵助我小邦。这位石尚书当年曾任过言官,因向皇帝上谏而被廷杖流放,甚至其妻误以为他被杖毙,也是殉节也死。”
“这位石尚书忠直过
,若是他见忠君徇国之
,则必礼貌之。你到时再苦苦哀求,以卑微之态尽说小邦的危境,如此应该能打动他,只是如此要委屈郑大
了。”
郑昆寿闻言长叹一声,悲怆地道:“若三都失守,八方瓦解,到时我等都要作
离之
,丧家之犬,又何在意卑微不卑微?若能真让我见到石尚书别说苦苦哀求,就是真如申包胥那样哭上个七天七夜,哭死在庭前又如何?”
说完郑昆寿已是流下泪来。
覆面之
也是动容道:“朝鲜有大
这样的忠臣,必不会有事。大
放心,我就算用尽办法,也一定让你见到石尚书。”
“那么一切拜托阁下了,我代朝鲜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