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1/2)

见陈行贵如此说,林延勃然大怒道:“出使倭国之前,吾如何与你待,如此真累及汝也!也累及汝家,你家族也因你此举而蒙羞明白吗?”

林延怒斥陈行贵,陈行贵伏甚低,不敢稍抬。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见林延震怒,一旁笔录之也是吓了一跳,笔间微颤不知下还是不下笔。

而一旁陈济川则上前夹手取过笔录读了一遍,叮嘱了几句。然后陈济川道:“老爷,这或许是倭之计,要以此胁迫老爷。否则倭何以扣押我大明使节四载。”

林延知道这不是或许,而是确定的谋。丰臣秀吉不是省油的灯,他必是看重两位明朝使臣的价值,先以软禁断绝他们回国之念,然后再让对方娶妻生子,慢慢的潜移默化。

林延看向陈行贵问道:“林给谏可有如你一般?”

陈行贵道:“林给谏持身甚严,故而关白对他不肯信任,不让他回国。”

“他封你官职了?”

陈行贵道:“确有此意,关白打算封我为什么右马,还要封近江国两万石知行,但我都拒绝了。”

林延心想,丰臣秀吉果真善于笼络,这手笔实在大方。这右马是从五位下的官职,而近江国靠近本第一大湖琵琶湖,乃丰臣秀吉的直领,放在明朝是苏杭这样的文化物产,都十分繁华富庶之地。

近江国经庆长检地后石高一共有七十七万石,丰臣秀吉居然拿出两万石来给陈行贵。

如此的手段,实令林延牙齿紧咬,在心底问候了对方的十八代祖宗。

林延道:“当年李陵降匈的时候,匈单于将儿嫁给李陵,还封他为右校王……为何匈王如此厚待李陵?因为他是汉朝的将军,他在疆场上能以五千之士力敌匈的数万骑兵!”

“而你被丰臣秀吉封赐官职,并赏赐两万石领地?难道是因为你才能出色吗?不!因为是我大明的使臣!他要拉拢于你!”

陈行贵羞愧难当,林延长叹道:“今话就说到这里,你先去馆内休息,等我见过玄苏再说。”

片刻后,玄苏来见林延

玄苏仍是一身黑色僧衣,但见他笑着道:“经略大叙旧已毕了吧。”

林延道:“多谢对我朝使节的款待,真是宾至如归,吾在这里多谢关白才是。”

玄苏笑着道:“这是理所当然的,敝国上下一致敬仰中国,对于中国来使自是奉如上宾与朝鲜不同。”

“贫僧还记得第一次知道中国是从‘源氏物语’之书上,源光氏在给心仪子写信时用得是‘唐纸’,还有书中那如山花般灿然的唐锦。”

说完玄苏向林延奉上数页纸道:“为表对大明的崇敬,贫僧这次特意将敝国古今文章之士所写的和歌带来,这些和歌是相对汉诗而言,是贫僧从万叶集,古今集、新古今集三大歌集中抄录,至于俳句则为近来所作的短诗。知道经略大是明国的文宗,特请经略大鉴赏。”

林延点了点,陈济川上前接过奉上。

玄苏奉上不过几页纸,但也是华了。林延翻开阅读,不由徐徐点,虽说被称作俳圣松尾芭蕉还未出生,但是俳句已见规模。

俳句的表现用简短的话来概括就是用极少的诗词,来传递绪。这绪最好真实而又克制,形成一等闲寂之美,这闲寂之美被称作物哀。

比如流萤续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我知道这世间,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这两首俳句可以从中感受到闲寂之美。

林延看了一半后却微微笑了笑。

玄苏当即问道:“经略大何故发笑?”

林延道:“无甚,只是看到这一句‘雪的碗里,盛得是月光’!”

玄苏肃然道:“这一句贫僧甚之,不知经略大有何高见?”

林延笑道:“玄苏大师可曾读过岩碧录,其中有一句‘银碗里盛雪’,还有宋时还有一位高僧曾言‘银碗盛雪,明月藏鹭’,与这句话皆可互鉴!”

玄苏闻言不由惊讶道:“经略大果真博学多才。”

林延摆了摆手笑道:“并非贬低之意,曹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袭自诗经,但却不妨碍短歌行名垂千古。”

玄苏闻言叹服道:“经略大,所言极是。”

林延笑着道:“贵国的俳句能别于本朝诗歌另辟蹊径,可称得上自立门户。其文可称小而质朴,然事小者往往见大而终,善也!”

玄苏闻言不由衷心地道:“以往我与贵国之流,他们总以为敝国诗歌皆是出自汉学,不能自成一派,今听经略大之言,方才得誉,经略大胸襟真如大海般!”

林延笑道:“大师谬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